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选调生要在深扎根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张晶晶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9-20 07:14:3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既是对青年干部的殷殷嘱托,也是对青年干部的严格要求。

青年选调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储备力量,理应立大志、立实志、立远志,主动扎根基层,争当最接地气的那部分。要守正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牢理想信念之根;知行合一,自觉增强“三大本领”,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扎准德才兼备之根;与民共情,拜群众为师、聚群众智慧,释群众疑惑、谋群众利益,扎稳为民造福之根;怀德自重,谋事出于公心、办事恪守公正、处事正派公道,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扎深拒腐防变之根。

扎牢理想信念之根,绽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仰之花。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饱含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根本遵循。选调生大多是从家门到校门、出校门到单位门的“三门干部”,想破“门”开花,筑牢思想根基极为重要。要加强理论学习,厚植理论功底,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韧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耐性,扎牢理想信念之根,常修常炼,常悟常进,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诺言。

扎准德才兼备之根,绽放“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学习之花。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有德有才能成事。选调生要成为栋梁之材,既需德配其位,也需才配其位。考上选调生是成长路上的第一站,不同于校园内的书本学习,工作中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来源于实践。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基层工作纷繁复杂,要想成为组织放心、领导安心、群众满意的干部,就需要我们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履职尽责所必备的各种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工作上历练、环境里磨炼、实践中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甘当“小学生”,保持良好学习心态,积极向基层先进工作者学习、向群众学习,补齐能力短板,提升综合素质,争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干部。

扎稳为民造福之根,绽放“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花。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人民”二字,并强调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于选调生而言,距离基层群众最近,要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做到眼观群众生计、耳听群众所盼、心系群众冷暖、胸怀群众利益、手办群众所托、脚走群众路线,以“有我”的责任担当弘扬“无我”的奉献精神,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要多点“自找苦吃”,主动开展村情调研,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心思下沉,常走田间泥巴路,常坐农家小板凳,常开屋场院落会,聚力聚焦乡村实际,对群众最急、最盼、最忧、最想的问题抓住不放,在乡村振兴中挥洒青春汗水、奉献青春力量。

扎深拒腐防变之根,绽放“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廉之花。“廉洁”最早出现在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纵观古今,清正廉洁一直是从政的原则和底线。从包拯为官两袖清风、铁面无私,到郑板桥一生清廉,留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佳话;从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心中装着群众,从不给子女搞特殊,到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朱治国手握权力却一尘不染,常把“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挂在嘴边,无不体现着“公生明,廉生威”的为官准则。新时代新征程上,选调生要始终恪守党纪法规,保持不谋私利、不搞特权的敬畏、戒惧之心,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拧紧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总开关”,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的关系,在基层工作中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广大选调生面对大有可为的基层广阔天地,必须始终牢记“三个务必”,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忘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上,展现青年新面貌、新担当、新作为,让绚丽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