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之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企业改制工作中的难点,也是改制工作中较复杂难突破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做好改制企业的职工思想工作十分必要。这是确保改制工作稳定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稳定发展的基础。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涉及职工身份转换及其他切身利益,触及许多职工关注的敏感问题,广泛细致的政策宣传和切实耐心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实做好。自2008年至今,濮阳日报社印刷厂作为我市首批改制试点单位,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艰难探索,今年终于实现转企改制。作为亲历者,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深入了解职工需求,把握其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思想政治工作找准“靶点”
企业改制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在改革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必须了解职工需求,确保企业和职工利益的最大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首先触及的是职工身份的变化,这是工作难点。其次是长期积累遗留的涉及职工利益的社保、欠款、欠资等问题。把握不准,掌握不细,工作难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目标和针对性。10余年来,我们针对职工的身份置换和转变问题,做了大量工作,直到前年我们从市人社部门拿到权威准确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文件,才全面推动了改制工作,职工担心和关注的难题得以解决。10余年来,我们下大功夫摸清了涉及职工欠款、欠资、欠社保等问题,多措并举解决问题,取得了职工的信任,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
全面学习和掌握改制有关文件和政策,把准改制的工具,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找准“力点”
企业改制,特别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有其急迫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运作中必须有政策和依据,有说服力和可使用的操作工具,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力、有据。10余年来,我们认真研读了国家企业改制的有关文件,分别请教了原市国资委、市劳动局、市财政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查阅学习了大量省内外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资料,先后到原林钢及其他地市的有关企业现场学习交流。借鉴这几年省、市关于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单位的成功案例,多方面掌握和学习有关政策和方法,为工作有序推动提供了依据。许多文件和政策我们和职工共同研究和学习,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家共同讨论。一些原有的不解和抵触情绪得到缓解,特别是涉及改制的部分极端“对立”情绪得以消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初步显现。依法改制,有政策可依,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化解长期形成的矛盾,为思想政治工作找准“破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政治艺术,也是我党长期积累和形成的优秀工作方法。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神器”,需要建立在扎实有效的政策和贴心暖心的措施之上。改制企业,特别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有成效,必须贴近职工需求,解决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长期积累的难点问题,必须敢于触及和破解。这也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之一。10余年来,我们先后采用法律手段和协商办法解决了职工欠缴的社保问题,使大部分在编职工能够及时离职和退休,也使个别临时用工按法律规定得到解聘。同时,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先后补发了欠发职工的工资和长期欠还的集资款。职工长期担心和急盼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基础和威信,我们的政策宣讲有了力度,我们的措施落实有了保证。同时,对个别难以用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和推动的事,我们毫不犹豫地使用法律途径解决,得到大多数人的谅解和支持。
讲究方法和艺术 ,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入心入脑,为其增加“效点”
讲求方法和艺术,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其效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改制企业,特别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有效,讲究艺术十分重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贴近职工,要站在职工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敏感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推诿,站在职工角度讲政策、说方法,让职工心服口服。例如,10余年来,在解决职工社保、欠款问题上,我们站在职工角度,千方百计想法解决。同时,诚恳地向职工讲清企业困难,使许多职工放弃了欠款利息,缓解了企业困难,帮助企业渡过了改制的难关。深入厂房车间,做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理解职工的心情和情绪,缓解矛盾、化解分歧,取得政策允许下的改制最大公约数。只有取得大多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才能顺利进行,企业才能稳定,才能同心推动改制后的企业快速发展。职工是企业的重心,思想政治工作是灵魂,二者只有完美配合,才会产生动力,才会推动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并推动改制后的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崛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