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做到事事以人民利益为先,处处为人民利益谋划,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新的辉煌。
首先,要心系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生动写照正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奋斗为了人民的赤子之心。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始终心系人民,一心为民,为了改变兰考面貌,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风沙、暴雨、寒风和焦阳都没能阻挡他的步伐,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走遍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行程约5000余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这是对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心系人民群众的谆谆教诲。谷文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把荒岛变为宝岛,用自身言行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敬仰。在树立群众观点的同时,还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落实到工作能力和本领的提升中,始终对人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关心备至,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次,要增进人民福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说到底是为了千家万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群众身边事虽然看起来千头万绪、冗多繁杂,但是只要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规律,抓住主要矛盾,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最后就会化难为易,迎刃而解。要坚决反对春晚小品里提到的“躺平式干部”,反对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不解决,从来不把群众当亲人等不作为现象。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把解决群众身边事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老老实实干事,干干净净为官,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干事创业的目的。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时刻关注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牢记在心头、时刻挂心间,确保最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再次,要关注人民期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仅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还应体现在党员干部的精神品质中,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成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回顾我们党的历史,从1953年开始,我们党已制定14个五年规划(计划),人民的期盼也被写进了一个个五年规划(计划)中,生动地展现了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珍贵图景,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不慕虚名、不务虚功,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始终做到久久为功,一棒接着一棒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勇于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同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要及时回应人民利益诉求,关注人民期盼,为解决人民心头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作出自身最大贡献。
最后,要接受人民监督。权力监督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永恒课题,是长期执政的政党面临的共同难题。从窑洞之问的“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到“自我革命”这第二个答案,实现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的有机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党治党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治党规律的自觉把握,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创新。党员干部应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不能心存任何侥幸心理;要坚持不懈深化作风建设,管好自己和身边人;要严格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正风肃纪,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人民掌好权管好权用好权,彻底根除与腐败相关的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最终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