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明确提出要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连农带农上下功夫,全面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作为农业大市,要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努力把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特色是撬开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发展特色产业才能使乡村产业迸发新活力。我市要突出资源优势,打造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创建濮阳区域农业品牌。培育特色龙头企业,做优粮食精深加工、畜牧养殖、副食品加工、食用菌生产加工四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产业链。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和新活力。我市要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围绕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以22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为带动,重点依托11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上项目、融资金,拉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良好的产业布局是乡村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只有优化产业布局才能有效增强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市要完善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推动种养基地、加工流通企业向优势县区集中,聚力打造粮食精深加工、畜牧养殖、食用菌生产加工、羽绒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效应,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全方位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业态融合和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的农业产业体系。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只有在联农带农上下足功夫,才能增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拓宽农业增收致富渠道。我市要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摆在突出位置,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与现代产业有机衔接,让农民从农业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要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新型合作方式,形成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构建稳定且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土地租金、就业务工、资产资金入股分红等多元化收益机制,让广大农民成为产业的建设者和共享者。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奋楫扬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书写农业强国濮阳新篇章。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