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不断应对风险挑战冲击,经受住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多重考验,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但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未来一年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挑战。因此,要做到“六个更好统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2020年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结的成功经验,适时调整政策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使疫情防控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平稳转段。但是,全球疫情仍在流行,且面临病毒变异威胁,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重点关注老年群体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保障用药供给及就医诊治,加强医学科技攻关,巩固抗疫成果。
二是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中质和量互相依存,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新时代新征程的高质量发展,将对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提出更为紧迫也更高的要求,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内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重点体现在总需求不足。在消费层面,中低收入居民受疫情影响较大,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在投资层面,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区域间设施联通仍有待提升、科技和产业投资份额不足、民间资本对国家重大工程参与度有待加强等问题,要切实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强化要素保障,增强资金支出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四是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涵盖面广,涉及社会、民生、生态、文化等多个层面,需要以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各地各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时,要始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将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摆在中心位置,在实施各领域政策时,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和实践标准,将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统筹起来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
五是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一方面,要切实增强国内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内部循环是大国经济的显著特征,国内的市场和供给能力,通过有效循环能够拉动外循环。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运行中,我国不断努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各项矛盾,以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对国内循环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要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新发展理念中开放发展意义重大,要通过国际循环来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集中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在与其他国家发展合作中找到自身新优势,以良性竞争和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
六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为积极推动各项经济工作平稳协调开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各类政策不仅要解决短期遇到的堵点和痛点,又要应对中长期发展出现的难点和空白点,采取适时的政策引导,推动经济运行的平稳健康发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