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坚持引培并举,充实“三农”干部队伍力量。一是要拓宽选人用人范围。在选拔人才时,要勇于打破传统,突破村别、行业限制,从其他地区引进人才,降低学历、工作经历等的准入门槛,为“三农”干部队伍注入活力。同时,要健全竞争机制,倒逼干部提升个人素质。二是要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后备干部是充实“三农”干部队伍的主要力量,必须要加大培养力度,以备不时之需。要科学设置后备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严格按照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的要求,结合加强农业强国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来选拔人才。后备干部除了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外,还要熟悉我国“三农”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要注重对后备干部的日常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充实现代化农业、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要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完善考核办法,建立流转机制,落实多岗位练兵,督促后备干部尽快成长成才。
坚持权责清晰,加强对“三农”干部的监督管理。权责清晰要求“三农”干部必须明确自身的职权,清楚自身肩负的责任,始终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一是要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近年来,随着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三农”干部拥有了更多的“小微权力”,掌握了分配资金和资源的权力,因此必须要落实“小微权力”的监管机制,使权力监督不缺位。要按照问题导向,系统梳理“三农”干部具体的权力事项,列出权力清单,明确划定干部的权力范围,加强权力监督,落实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二是加大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力度。“小微权力”处于权力监督的末端,相关的权力滥用和腐败不易被察觉。因此,必须要保持高压态势,建立“面面俱到”的权力监督体系,以“一查到底”的决心,坚决遏制农业农村工作中的腐败现象。要加大对农村领导班子的监督巡查力度,结合各村实际制订工作方案,通过随机走访、专项考核、定期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在加强农业强国建设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失职渎职现象。要加强农村党风政风建设,大力整治“三农”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正之风。
坚持保障和激励,提升“三农”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农村干部承担的工作任务大幅增加,同时其面临的工资待遇低、职业前景不明朗等问题依然存在,使一些农村干部在工作中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当前要建立“三农”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更好地投入于农业强国建设中去。一是要逐步提升农村干部的工资待遇。要合理确定农村干部的基础工资标准,确保农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不能低于本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要建立农村干部绩效工资的动态管理机制,科学设计考核办法和评测标准,让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农村干部获得应有的工资待遇。二是要健全“三农”干部的生活保障机制。要着力解决农村办公环境差的问题,配齐必要的办公设备,及时提供和更新理论学习材料,为农村干部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对于驻村干部,要帮助其解决来往的交通问题,提供交通补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