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国故事比作一部宏伟的交响乐,那么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其中一个跳跃的音符。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以“3”+“16”+“4”的结构回顾和总结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赢得广泛国际赞誉,应该说中国的成功故事精彩纷呈,俯拾皆是。
2022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元首外交,为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尊重和朋友。北京奥运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系列主场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举世瞩目。当时我们面临着同两种病毒同时作战,一个是奥密克戎病毒,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海啸般爆发,疫情防控的形势非常严峻,世界都在观察中国如何兑现安全办会的承诺;另一种“病毒”是美国和它的几个盟友将体育政治化,明里暗里对北京冬奥会搞所谓的“外交抵制”。人们也在看,中国能否办一届热热闹闹的奥运盛会,结果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中国如期如约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会,来自五大洲的3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长、重要的王室成员和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以及近7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70多位官方代表来到中国出席了冬奥会的开幕式,超过了近几年其他国家举办冬奥会或者奥运会开幕式的出席人数。
“德不孤,必有邻。”我们用高朋满座回击了美方一些势力编造的“孤立无助”,用各方盛赞化解了美方一些势力鼓噪的抹黑攻击。当时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很多外国领导人,顶住了巨大的压力阻力,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和风险,他们明确表示来华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同习近平主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实际行动体现他们对习近平主席的敬意友谊和支持。“来者都是客”,对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关心来访接待工作,多次作出非常具体的指示和部署,要求确保各国领导人的安全和舒适,让他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总书记同来访的外国领导人举行了二十多场的双边活动。会谈时,外方有时讲到兴起,超出了原定结束的时间,总书记也从不打断,而是非常耐心地、微笑着听对方把话讲完,然后再耐心地作出详尽的回应,充分体现了平等和尊重,点滴之间折射出的是大国大党领袖真诚温暖的待客之道,以及重情尚义的人格魅力。
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外国领导人,临别时都依依不舍,他们高度赞赏中国成功地举办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发出了团结合作、一起向未来的积极的信号,而这正是当时处于严寒中的世界所迫切需要的。他们将继续坚定地支持中国,坚定地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的大国外交风范,不仅彰显在挺立潮头的宏阔处,而且也体现在润物无声的细微处,它既有引领时代的高度,胸怀世界的气度,也有植根人民的深度,打动人心的温度。
2021年,一些外国驻华记者到延安采访,一路走来,他们随机采访了100多人,从80多岁的退休司机老大爷,到朝气蓬勃的小学生少先队员,从质朴勤劳的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到充满了激情推荐大家认养延安苹果树的驻村书记,大家面对外媒镜头侃侃而谈,对党的衷心拥护,对祖国的由衷自豪,对中国外交的坚定支持,溢于言表,令人深受感动。这些记者们都深有感触地讲,现在的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他们面对外媒的镜头丝毫不发怵,而是那么自信、大方,竞相表达。每一位中国人不仅是我们伟大中国故事的创造者、见证者,同时也是讲述者、传播者。我想,如果每一位中国人都能够积极地对外讲述他们奋斗圆梦的故事,都能够对外展现自信、开放、积极向上、友善包容的心态和形象,那么国际社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如果有一天,当外国人提到中国的时候,他们脑海中出现的不再是那些抽象的、刻板的概念或者符号,而是一张张自信、真诚、积极乐观的中国人的笑脸,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希望和要求的那样,将一个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呈现给世界。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张香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