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2-07 16:51:08   

党的二十大回顾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其中,第八章“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今后及更长时期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报告明确肯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条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充满生机活力,还要注重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国家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核,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往。我们始终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开展一系列爱国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宣传教育,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会,不断提升人民素质,使国民深刻认识到文化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全面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个性化、时代化前沿的精神文化需求越发显著,这就促使了现阶段要加强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品位的把控,只有充分了解人民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优势,也是长期积淀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屹立在民族之林站稳脚跟的根基。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及更迭进步,我们要善于将传统的优秀文化进行创新性的转化与应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努力将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在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守正创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源头活水。同时,还要不断积极地保护文物,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在实施重点保护计划时,不但要保护文物本身,还要注重周边环境的变化,有无风险因素等,将一切可能危害文化遗产的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通过宣传教育、入户走访的方式,深刻阐释中国道路的深刻文化内涵,不断加强群众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固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要时刻谨记总书记教诲,将时代精神贯穿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始终,为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提供坚强支撑。

三、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中国方案,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现如今向着更加深远的方向前进发展。特别是当今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显得更为突出与迫切,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而广泛的认同与推进也迫切地需要激发中华文化活力,要通过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世界多元交流的背景下,深刻理解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岳嘉琪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