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权威新作。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今天,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具有重大现实政治意义。
一、重视理论学习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从党的诞生那一天开始,党就把学习理论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与能力、动员民众的重要方式。建党初期,我们党以《新青年》《向导》等报刊为依托,出版发表了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革命的文章,为党员干部和先进的中国人提供理论学习平台与阵地。在大革命时期,组建各种工农夜校教育工人与农民,通过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大量农运干部。从井冈山武装割据到新中国成立,在九死一生的艰难环境下,党一方面为创建新中国浴血奋斗,一方面孜孜以求出版刊物、开办学校创建教育党员干部和民众学习的平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掀起了一次次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热潮。二十大即将召开,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南的应然之举。
二、用理论武装思想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前提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只有理论的彻底与坚定,才有行动的果敢与坚决。今日中国与世界,是一个需要理论且产生理论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应运而生的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实践的总结,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质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路径问题、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保证问题。这些重大理论观点都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中,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把握、领会这百余篇理论文章的核心要义,是全面、准确、科学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这也是做好地区、个人、单位工作的理论前提。
三、学以致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而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学习理论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学习,也是如此。第一,要坚持学习的自觉,确立学习第四卷的重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共有21个专题,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质、党的领导、发展理念与目标,国内国外关系处理、对外方针、国家统一、军队建设方方面面,既有具体的部署,又有方向的指引和战略的安排。要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第二,要坚持科学的学习方法。一要从读原文悟原理着手,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无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109篇文章,就是最权威的原文原理,只有学深学透它们,才能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谛真义;二要精心组织,制定学习计划,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三要做学习理论的模范,党员干部要发扬我们党重视理论学习的优良传统,发挥理论学习的领头羊作用。第三,带着问题学,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三个结合。四卷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再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习四卷,一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和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二要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第四,锻造高度责任感,学懂弄通做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一要坚信理论的指南作用,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辩证统一;二要创新宣传方式,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三要树立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的各方力量。
总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凸显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品质,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性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为我们破解民族复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的伟大理论和行动指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