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出了许多深刻阐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设置“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专题,共收录6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最新重要论述文章,深入诠释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努力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是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在文化建设中夯实复兴根基
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是重要支点;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文化建设是重要因素;在应对“三期叠加”的风险挑战中,文化建设是重要力量源泉。要使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必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维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精神支撑和推动力量。
在文明探源中展现文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清晰的文化自知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前提,搞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弄明白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讲透彻中华文明的发展形态。奋进新征程,要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探索未知领域、揭示中华文明本源,让历史“动起来”,让文物“活起来”;要讲好中国文明故事,帮助世界认识中国、读懂中国文化,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展现文化伟大且深厚的力量。
在文化自信中永葆奋斗韧劲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源头活水,内涵丰富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努力拼搏永不言败的红色基因,多姿多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坚持创新和改革的丰硕成果,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已成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和不忘初心的信念,永远保持锐意进取、不畏艰险的奋斗韧劲,才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共濮阳市委党校教务科 卓艳铭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