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四专题以“坚持敢于斗争”为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的创新理论成果。回顾中国共产党整个历史进程,就是一部伟大的斗争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进入新时代,必须更加坚定地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迎接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坚持敢于斗争是应对矛盾考验的决胜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出现新的基于时代特色的问题和矛盾,党和人民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时刻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的政治立场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遭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与生死考验。无论是抗击强敌、平定风波,还是勇闯新路、谋求发展,无论是抗洪救灾还是抗击疫情,越是在重大事件、重大关口、重大斗争中,越是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英雄本色和昂扬斗志。现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和艰巨的斗争任务,一定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鼓足底气、挺直腰杆,掌握解决困难矛盾的方式方法,勇于斗争、敢于亮剑,针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抵制、及时出击,同企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并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力斗争到底。
坚持敢于斗争是开辟新局面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机遇和环境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现在,也必将以斗争赢得未来。进行伟大斗争,既要讲究方略重视方式,也要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关键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斗争中取得共赢。同时,在改革发展的前进道路上,需要我们时刻以强烈的斗争精神开拓历史新局,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斗争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运用和把握科学的规律,时刻为了开拓新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坚持敢于斗争是增强政治历练的实践锻炼。实践充分证明,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复杂多变的斗争环境中,经历风雨、历经磨难。增强斗争本领,需要弄清楚搞明白什么是主要矛盾,需要为什么而斗争,只有将思想真正化作行动的先导,才能增强斗争的行动自觉。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需要深刻学习、反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从而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将学习贯穿工作始终,原原本本的读原著、悟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观点贯穿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始终,自觉做到对表对标,树牢敢于斗争的根基。二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到对党忠诚,始终清醒的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党的坚实的执政基础,无愧于肩上的责任、无愧于人民的期许。三是要坚定斗争意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还可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挫折与坎坷,在困难和考验来临之前,一定要坚定斗争意志,以坚硬的骨头、清醒的头脑敢于战胜一切困难险阻。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