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指示要求,将能力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各项措施,发扬新时代濮阳精神,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和毅力,把过硬的能力作风作为破解难题、开创新局的制胜法宝,将活动成果转化为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效果。当前,我市正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杨青玖在7月17日举行的全市能力作风建设暨半年工作述职评议会上强调,能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市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能力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构建能力作风建设常态机制,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巩固能力作风建设成果,以能力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全市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要转变思维理念,突破能力作风建设的惯性思维。能力作风建设是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锻造过硬作风,不断开创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举措。要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必须要在思维理念上有所转变,破除惯性思维,做到思想上破冰、工作上破局、战略上破题。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理念,坚定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把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推动能力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重点任务下功夫、求实效,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市民办实事解难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能力作风建设成果的唯一标准,持续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其次,要切实增强改革创新的思维理念。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以来,濮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工作成果显著,在“风劲帆满再出征”的关键节点,要及时总结经验,认真研判全市能力作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特点,加强制度创新,完善常态化体制机制,使能力作风建设与全市党员干部的能力作风实际情况相符合,与广大市民的期望相一致。
要健全责任体系,完善能力作风建设的运行机制。能力作风建设是永恒的课题,要坚持标本兼治,长期抓、经常抓,见常态、见实效。各级党委要把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从组织领导、制度设计、落实执行、服务保障、监督检查等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谋划,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贯彻执行,确保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完善能力作风建设的运行机制,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联手齐抓共管、纪委监委组织协调、各部门严格落实通力合作、党政机关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人人参与、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要切实提升领导干部抓能力作风建设的工作能力,把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作为重要政绩,将能力作风建设开展情况作为考核机关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职情况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能力作风建设责任制,签订能力作风建设责任书,完善由党委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党委领导班子负主要责任的责任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
要坚持整体推进,落实能力作风建设的配套措施。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完善配套措施,在落实常态化制度机制上狠下功夫。一是要构建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教育机制。各机关单位要在完成全市统一“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围绕自身职能定位和中心工作,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活动载体,设计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自选动作”,不断增强能力作风建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要完善能力作风教育体系,把能力作风教育作为党校主体班教学的必修课,打造专题教学课程,在全市组织的各类干部培训中,要固定加入一定比例的能力作风教育内容,做到有部署、有规划、有课程。二是要完善能力作风建设的考核督导机制。要进一步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力作风建设量化考核办法,细化评分标准,对考核对象从多个层次进行全面考察,确保考核结果能如实反映实际情况。要创新考核渠道,用好评价载体,完善“周交办点评、月打擂、季观摩”“综合督导督办”“现场办公、现场推进”等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努力形成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争创实绩的良好氛围。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