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 推动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市委副书记、市长 万正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05 17:49:32   

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濮调研,既是对濮阳工作的检阅和指导,又是鼓励和鞭策。楼阳生书记立足全局、察势驭势,要求濮阳加快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力争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我们既感受到责任之重、压力之大,又感受到信心满满、动力十足。我们一定要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紧盯“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奋斗目标,躬身实干、挺膺负责,在现代化河南建设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一、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突出创新驱动、拉升工作标杆。一是坚持创新引领促发展。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濮阳建设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把科技创新融入产业发展各环节、各领域,培育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支持企业深入开展“卡脖子”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道”。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勇担当。“十四五”末生产总值迈上3000亿元新台阶,决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我们要紧盯目标任务、优化方法路径,坚持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具体化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抓下去,确保既实现量的增长又实现质的提升。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抓落实。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以结果论成败,充分发挥周调度、月打擂、季观摩、年总评等机制的激励推动作用,让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比干劲、亮招法、晒成绩,最终以量化的结果、指标的完成来检验能力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

二、在编好新发展规划上优化区域布局、突出濮阳特色。一是实现应规尽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推进市、县、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同时,分级分步、梯次推进,提升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二是精心设计城市。启动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设计,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彰显更多濮阳元素。三是坚持协同并进。聚焦同城化和一体化发展,深化都市协同区和市域一体化规划研究,推动市城区、濮阳县、清丰县同城化发展,加快南乐县、范县、台前县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强刚性约束。深刻认识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作用,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在发挥新发展优势上注重优势再造、夯实发展根基。一是着力打造区位新优势。加强与安阳、鹤壁等市合作,深化省际合作,加快建设豫北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豫鲁毗邻地区共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努力在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共治、区域创新链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区域合作中彰显濮阳地位和作用。统筹推进高铁、高速、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九横七纵”干线公路网。特别是要强力推动济郑高铁建设,确保早日开通濮阳至郑州段。二是着力打造能源新优势。扩大中原储气库群规模,抓好文23二期、文24储气库等项目,推动骨干天然气管道与储气库互联互通,巩固提升中部地区天然气储配中心地位。以风电、光伏、储能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天顺风能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应用、新能源材料与装备制造联动发展。坚持南水北引、东西互济、沟渠连通,实施引黄入鲁改扩建等引黄调蓄工程和水系连通工程,推动“五水综改”,构建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三是着力打造传统产业新优势。以“四化”改造为重点,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推进136个升级改造项目,推动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等五大传统产业优势再造,实现从原材料到产品再到终端消费品的蝶变升级。

四、在抢抓新发展赛道上聚焦细分领域、抢占发展先机。一是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深入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中原油田氢能研究院组建步伐,6月底前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华龙区氢能产业园、中原油田兆瓦级电解水制氢等一批产业项目,打造国内知名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城市和“中原氢城”,为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二是着力壮大新材料产业。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作用,清单式推进、台账化管理,加快70个绿色化工和新材料项目建设,拓宽延伸聚碳新材料、绿色涂料、生物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烃等产业链,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三是积极培育高端设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仪器设备产业,从基础架构做起,加快医疗车的研发投用,尽快形成产业效应;争取上级政策和产业基金支持,推动超声诊疗系统在全省推广。四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坚持产业招商专班和“链长制”一体化推进,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细分行业,绘好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突出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发展质量上水平。

五、在培育新发展硬核上加快动能转换、增强竞争实力。一是建强创新平台。落实楼阳生书记在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调研时提出的重要要求,积极主动向上对接,今年新增省级研发平台10家以上、市级研发平台25家以上。二是培育创新主体。以科创型小微企业“春笋行动”为抓手,协同推进创新龙头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头雁”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年内实现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三是转化创新成果。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通道,年内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8亿元以上。依托濮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聚焦高精密度仪器、设备和装备制造,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四是引育创新人才。实施“濮上英才集聚计划”,年内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以上,积极引进院士专家团队。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持证12万人,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57%。

六、在创优新发展环境上坚持系统集成、塑造良好形象。一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做好“六控”,推动PM2.5、PM10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率不断提升,同步抓好水、土壤污染防治。二是持续优化人文环境。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载体,挖掘濮阳上古文化、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根亲文化的优秀内涵,加快推进濮阳国际杂技产业园“一园三馆”、石油文旅小镇等项目,打造“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文旅文创产业强市品牌。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加快建设市投资项目在线管理平台,尽快实现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做到净地出让、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四是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深入开展“三促一评”活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行为,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