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无论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还是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因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扛牢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过去的五年,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不断提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我省生态保护治理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扛牢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把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与河南实际结合起来,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加快构建“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创新佳绩。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绝不仅是环境问题,而且是涵盖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与科技创新等内容的系统性革命。“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双控倒逼、先破后立,统筹抓好节能降碳提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保护核心水源地,巩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我们必须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而水源地的环境质量,是保证水质的第一道关卡。为保证水质,我们始终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全面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源地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及以上。为确保一泓清水永北送,我们必须把水源区生态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做好黄河文章,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万里黄河险在河南,下游治理重在河南。所以,做好黄河文章,就必须坚决扛稳黄河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河南乐章,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质量怎么样,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也最强烈。我们必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让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景重现,让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萦绕身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