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幸福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教授 李瑞芳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05 08:05:05   

市委书记杨青玖在市八次党代会讲话中指出:“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幸福。”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人民公仆意识。既是历史经验,也是时代呼唤;既是责任使命所在,也是群众期盼选择。

一要有思想引领。“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幸福”应当成为全市干部的一种工作价值追求。大量事实表明,干部越辛苦,群众越幸福。干部更多地眼睛向下,“身入”基层,“心到”基层辛苦点,就能多了解一些群众疾苦;干部用情关注群众冷暖疾苦辛苦点,就能多为其解除一些实际困难;干部用心解民忧、纾民困,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辛苦点,就能多提高一些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此,全市干部都应当把群众是否满意的“表情包”当成工作的“晴雨表”,把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金标准”。同时,“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幸福”应当成为全市干部的一种人生价值追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中的“辛苦”,恰恰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助推器。今后五年是濮阳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这既是广大干部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宝贵机会,也是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全市广大干部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新时代濮阳精神,拿出“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的决心意志,能吃苦、愿吃苦、善吃苦,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在以自己的辛苦换取全市人民不断攀升的“幸福指数”中,赢得人生的“口碑”,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有能力担当。苦干实干,不是一味蛮干,而应该是善干会干巧干。干部的能力高不高、本领强不强,不仅决定着工作本身的质量和成效,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这就要求全市干部必须具有能够担当现代化濮阳建设发展使命任务的真才实学和强大本领。事成于行,业贵于专。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提升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增强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学贵有恒,锲而不舍。学习不是一劳永逸之事,是一件苦差事,干部在学习上应当有“苦学”的基本态度。当前一些干部不善学习,无益于学习求职,甚至对问题不求甚解,在对待新时代的新问题时茫然无知,以致发生决策失误。为此,干部要树立“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的学习思想,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以过硬本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同时,要牢记智慧在民间的道理,主动拜群众为师,甘当群众的“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和实践中汲取营养智慧,深刻把握群众做法的精髓。要多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立场上思考和解决民生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为群众办事、服务的能力。

三要有作风保证。干部在工作当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决摒弃“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的行为和唯GDP发展的政绩观念,决不在群众利益上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以虚假政绩欺上瞒下,以有利于党和人民为标准,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吃苦奉献。凡事从群众立场看问题,努力使各项决策和工作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为此,必须去掉华而不实的“虚”,扫除弄虚作假的“浮”,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真心实意下沉到群众身边去,用脚步丈量民意,与群众同坐“灰板凳”,精准了解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和群众打交道,不能用命令式、教训式、指挥式的方法,不能有“官老爷”式的衙门作风。以苦干践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精神,以工作辛苦换群众幸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以说,“用干部的辛苦换来群众的幸福”,始终是检验干部作风是否过硬的试金石,也是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