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锚定目标 补短强弱 全力推动濮阳医专高质量发展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张运海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05 08:03:05   

市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抢抓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机遇,设置独立本科高校,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行动计划。要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濮阳医专独立或与其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打造高水平研发中心。推动濮阳医专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培养服务健康濮阳建设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就要锚定目标任务,奋力补短强弱,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坚决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一、亮点突破,特色发展

濮阳医专成立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获批专业达20个,开全省医学高校专业发展之先河;在校生由2019年的1500人发展到2021年的1万余人,夯实了发展基础。展望未来,必须稳定规模、突破亮点。一是让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十四五”期间力争再获批8~10个医学专业,专业总数达到30个左右,其中国控专业达到5个以上,基本实现医学专业全覆盖,在校生稳定在1.5万人。二是让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更亮。以提升内涵为核心,以“全国知名、省内领先、早日升本”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专业品牌计划”和“提质培优计划”,全力打造助产、康复、药学等教学质量优、就业去向好、社会评价高的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专业,“十四五”期间进入全省“双高”高职高专学校行列,提升学校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三是让高质量发展的增色更多。积极对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等高校,与我校联合开办护理、康复等专业本科班或设立分校,为尽快升本打牢基础。

二、人才强校,支撑发展

人才是高校专业建设的依托,人才决定实力,实力决定发展。一是引进人才要有突破。按照“教学科研高层次,实验实训专业化”标准,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紧缺人才,“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各专业省级“学科带头人”全覆盖,特色专业有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或“拔尖人才”。柔性引进市直医疗机构“双师型”兼职人才,采取特聘教授、特聘专家、客座教授等形式,引进知名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省内外高端实用人才。二是培育人才要出新招。开展现有人才继续教育,选拔优秀教师外出培训,为教职工个人赴知名高校进修报销学费;强化校际合作专门培养,协调新乡医学院在我校开设研究生班,提高教职工学历层次;开辟人才培养绿色通道,协调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我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开辟免笔试绿色通道,为职工学历学位和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条件。三是人才活力要再激发。实施以老带新。把老教师的学术优势、丰富经验和年轻教师的创新思维、工作活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师工作标准、规范教学流程、定期集体备课等方式,推行“以师带徒”教学模式改革,逐步实现新老教师的优势整合,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成才。树立激励导向。制定严格的教学、科研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激励引导教学科研创新,重奖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绩优秀者,营造人才至上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合作,借力发展

把借船出海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持续深化校企、校校、校院合作。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将医药、医疗器械等医学相关企业技术人才、高管等人才聘为学校兼职教授,传授技术、管理、经营等实践经验;将学校相关专业教师选送到企业传授理论,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联合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办学,学校负责招生和基础课,企业承担教学设备购置、专业课实践和学生就业。二是深化校校合作。积极对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国内著名医科大学和郑州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等省内知名高校,在教师培养和科研上给予传帮带,在实验室建设和科研项目上共担共享。三是深化校院合作。将有高校教师资格的医疗机构临床专家聘为兼职教授,提高学生临床水平。将专业教师协调到医院坐诊,丰富教学经验,提升医技能力,力争“十四五”时期医学专业“双师型”教师达到70%以上。

四、拓展功能,融合发展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功能。一是建设附属医院。尽快建成集综合、口腔、儿童、康复、老年病为一体的濮阳医专附属医院体系,实现医教融合,满足濮阳及周边群众健康需求。二是教学科研并重。尽快建成濮阳乃至豫北医学科研中心、医学“双创基地”,实现科研成果多专利、早转化。三是打造培训中心。立足面向基层培养卫生人才定位,建设市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中心,落实落细基层特别是乡村医护人员职业培训、订单培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五、党建统领,保障发展

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思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保障医专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改革、抓落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医专发展的方方面面;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同心奋进的积极力量,推动广大师生员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全面落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着力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过思政课引导学生讲政治、树正气、走正道。始终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严格支部党员组织生活,把党支部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党员学习活动阵地,提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