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学史明理“两新”伟大论断提出的价值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范茹平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0-10 17:47:2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每逢党的重大活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经验,探求规律,“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是每一次举办党的重大活动的应有之义。在建党100周年的今天,同样如此。

2021年7月1日,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100年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了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的不朽功勋,系统总结了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阐明了在新征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在这些重大思想、观点和论断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两新”论述给人印象深刻。

在论述积贫积弱的中国向何处去,谁才能担负起改造近代中国历史命运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两新”论断郑重提出。

一、“两新”论断揭示了解决近代中国救亡课题的科学路径

(一)旧中国面临的历史课题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攫取亚非拉地区财富实现资本原始积累为特征的西方殖民主义走向全球,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西方列强的魔掌染指中国。与当时具有蓬勃生命力的资本主义生产相比,在中国大地上绵延两千多年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根本不是资本主义这一新的生产关系的对手。在西方的船坚炮利面前,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的这个东方封建大帝国轰然坍塌,从此中华民族陷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中。“瓜分豆剖,渐露机芽”的民族危机摆在了每一个中国人面前。救亡图存,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时代主题。

(二)中国人民解决历史课题的探索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不论是旧时农民战争,还是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抑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或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结束。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要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这时的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二、“两新”论断宣告了中国革命面目焕然一新的思想灵魂

“两新”寻找的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

所谓的“新的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它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毛泽东同志以诗的的语言描绘了“新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产生的巨大影响。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他写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改造世界、拯救中国的良方,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日益壮大。许多有识之士在学习、研究、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许多省市都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准备。

马克思主义以以往任何理论不曾有的战斗姿态和斗争灵魂武装了中国共产党,塑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之路,聚合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从此,“中国改换了方向”,并形成了“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的“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四个胜利。

一是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这个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是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三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这个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四是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个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两新”论断宣告了推动中国历史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先锋组织

所谓“新的组织”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代表着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核心。她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为指导,并结合实际条件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根本利益,组织起来进行革命斗争。她通过把握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全局,为革命斗争随时指出明确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把革命群众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她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任何腐朽没落的政治团体,是靠“主义”而不是金钱地位权势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的党,其初心之纯粹、使命之崇高、信仰之坚贞、理想之远大、纪律之严明、作风之优良、牺牲之壮烈、意志之坚韧、组织之有力、能量之伟大,无出其右者。在论述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时,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影响时,这样说:“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井冈山到北京,中国共产党就不断以伟大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走自己的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自我革命,坚持从严治党,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昂首阔步,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千秋伟业。100年来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最终为人类贡献了一条迥于西方的现代化新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以“不怕天罚,敢于盗火,为苦难的中国照亮前程”的牺牲精神,在改造中国的进程中塑造出拥有马克思主义进步的革命的灵魂的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让一个悠久的文明在现代文明中大放异彩,让一个沧桑的民族大踏步走向伟大复兴,让一个曾经被封锁的大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追求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用民主克服专制,用集中克服涣散,确保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华民族的生机、活力。马克思主义是旗帜,指引中国共产党激流勇进;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实现了有效的社会组织和彻底的社会整合,这两者相辅相成成为中华民族无往而不胜的定海神针。

“两新”论断的提出,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时代之问。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需要加强的组织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建设好新时代的党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遵循,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精神武器,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必须掌握的重大理论论断。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