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人民”是贯穿其间的价值意蕴。他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些重要论述,生动揭示了我们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鲜明宣示了坚持人民至上的永恒追求,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取向。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让人民当家作主,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改善人民生活,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人民富裕幸福,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人民共同富裕、民族复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理论维度看,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等。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深化和发展,是人民性这一品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从实践维度看,我们党不仅高度重视党员干部进行关于人民立场的理论学习,而且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的征程上,号召全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华民族更加灿烂的前景,必将展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之中。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