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市委党校2021年春季县级干部进修班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7-16 09:08:23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百年党史中的一段段忠诚故事、为民故事、清廉故事,共同构成了党的红色底色,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我们要从蕴含共产党人精神密码的“三种故事”中,更好地汲取精神力量、吸收精神养分,转化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讲好党史中的忠诚故事,做到表里如一。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秘诀之一,就是广大党员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回顾百年党史,有无数值得我们铭记的瞬间,夏明翰、方志敏等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李保国、黄文秀等新时代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诠释着对党忠诚。可以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铸就了共产党人信仰信念的钢筋铁骨。今天,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和颠覆渗透,战争年代的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虽然少了,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在继续。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补足精神之钙,赓续精神血脉,挺起精神脊梁,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讲好党史中的为民故事,做到始终如一。 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半条被子”等一个个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老师、当恩人的感人故事背后,饱含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凝聚着始终与人民同心同向、同甘共苦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特别是2019年3月面对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道:“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道出了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最新表达。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牢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自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群众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把为民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讲好党史中的清廉故事,做到知行合一。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瑞金叶坪的“一苏大”会址——谢氏宗祠,用木板隔出的15个房间,住下了当时苏维埃政府整个首脑机关的10多个部门。“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首红色歌谣是我们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生动写照。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生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下乡调研与群众吃住在一起,住牛屋、吃农家饭。他家风极严,儿子“看白戏”,他不仅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还督促儿子及时补交了戏票钱。他亲自起草并主持县委会议通过“干部十不准”,为干部立规矩、定制度。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传承弘扬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回望党史,汲取经验;面向未来,重任在肩。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唯有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学党史中回望初心,坚定信念,勇于创新,我们才能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答卷。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