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重视廉洁家风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作者:杨振华  文章来源:濮阳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4-30 10:19:16   

家风,即家庭、家族长期生活实践所形成的文化的凝聚,是家庭思想教育的主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良好的家风、严谨的家训蕴藏在每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演进发展过程中,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细节里,在漫长的历史脉络中,有无数激励后世、作为现在学习榜样的家风故事,其中都蕴含着深厚丰富的廉洁文化。

重视廉洁家风建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家风家训中那些重视廉洁之德对于人格养成、清廉为政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与思想,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廉”为历朝历代为官之德,从政为官,须清正廉洁。“廉”不仅要求律己,更要求严格规范身边家人行为。从古至今,但凡为官清廉者,必有廉洁家风制约管束。古蜀国名丞诸葛亮,虽身居相位,但一生为官清廉,不为自己及家人谋私利,更主动向后主奏表明示自己的家产。一代廉臣房玄龄是唐朝开国重臣,非常重视家风家教,他一生为人清白,清正廉明,政绩卓著,同时对子女要求严苛,任宰相长达十五年之久,为开创“贞观之治”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视廉洁家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廉洁自律和为政清廉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优良传统。在党的历史上,老一辈革命家都率先垂范,带头搞好自身修养,并教育好自己的亲属,形成了优良的廉洁家风。1937年11月,毛泽东致信表兄文运昌,告知“不能帮其解决家境困难”问题,因为这里上自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同时还说明党是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在与亲属的交往上,周恩来夫妇两袖清风,勤俭持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同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洁之风。英国作家韩素音在其所著的《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一书中写到,周恩来对他的父亲非常尊敬。其父1940年秋来到重庆周恩来身边,周恩来给父亲安排了一个较为舒适的房间,并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支付了住宿费,同时周恩来夫妇的俭朴生活也使其父感到吃惊。从这些事迹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就是严于律己、艰苦朴素、襟怀坦荡、廉洁奉公。老一辈革命家对待金钱、家庭、子女的态度和他们的治家之道,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生动榜样。他们所开创的良好家风,为我们今天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干部廉政建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重视和加强廉洁家风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廉洁意识,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力量,有组织地推进廉洁家风培育,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视弘扬优良家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带头抓好家风,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做全社会的廉洁表率,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