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教育,而在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党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我们党从成立党校开始,就把党史教育作为必修课。
安源党校的党史教育。成立于1924年12月的安源党校,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所正规意义上的党校,也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地方党校。当时,我们党成立仅三年多,自己的党史还没有形成,就把瞿秋白、王伊维翻译的《俄共党史》《少年运动史》作为授课内容,同时还编写了教学材料《社会发展史》给学员阅读。课堂内容的讲授非常丰富,从原始社会一直讲到袁世凯称帝和《二十一条》的签订。1925年9月,由于国内形势突变,党校被迫停办。
北京党校的历史教育。成立于1925年10月的北京党校,是党中央创办的第一所高级党校,目的是为党的工作大发展培养大批的基层和中级领导干部。所以,北京党校的授课内容就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等内容。虽然没有党史教育的内容,但是,北京党校把《世界革命史》纳入了教学内容,对学员进行革命历史知识教育,培养历史思维。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党史教育。成立于1933年3月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央高级党校,也是中央党校的前身,目的是为革命培养大批苏维埃干部。这一时期的授课内容比较丰富,而且党史教育占了授课内容相当大的比重,讲授《联共(布)党史》《苏维埃运动史》《西方革命史》等内容。这一时期我们党已经成立十多年了,关于党的历史已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中共党史》作为一门课程也被纳入了授课内容。从 1933 年 3月创办到 1934 年 10 月红军长征时停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短时间内培养了 300 多名苏区党政军和群众团体干部,为中国共产党“从苏区与红军的党走向建立全中国的党”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延安时期中央党校的党史教育。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5年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称为中央党校,1937年迁入延安。这一时期,中央党校的教材主要有三类:一是干部学习通用教材。包括《共产党宣言》《中国革命特点》等。二是教员翻译的苏联教科书。如艾思奇翻译的《新哲学大纲》,李达翻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等。三是我们党编写的教材。我们党一步步走来,到这一时期已经逐步成熟,进一步总结研究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党的前进指明方向。1941年,中央先后发出了《中央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文件,并整理中央的历史文献资料和领导人讲话,相继编写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材料,成为中央党校整风运动的主要教材。通过对党史的学习研究,广大干部认清了教条主义的危害,实现了全党思想的统一,为中共七大的召开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历史,党校在党史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校会继续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