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乐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务实重干,奋力开创南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突出“一个主题”。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生态发展,引进的企业、发展的产业都必须注重生态;坚持安全发展,企业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坚持融合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更加讲求质量效益的统一、经济结构的协调、城市乡村的融合。
二、把握“两个大局”。一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大运河文化保护等项目,对接落实好341个项目,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大盘子”。二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南乐县被划为重点发展县。要根据功能定位,立足南乐实际,走出富有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三、抢抓“两大机遇”。一是抢抓国家、省全面“禁塑”的机遇。随着国家禁塑行动的实施和我省加快白色污染治理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行动方案的落实,生物基材料产业产能即将到达几何级倍增的临界点。要抓住这个机遇、用好这个机遇,加快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二是抢抓我县成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的机遇。我县成为全国120个、全省5个之一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这是南乐发展的重大战略历史机遇。我们初步谋划了南乐县远程医疗、智慧教育、城市大脑等123个项目。下一步,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
四、强化“四个支撑”。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强后劲。认真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不仅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同类企业招商,更围绕产业链条进行配套企业招商。积极推广股权投资招商,鼓励本地企业与大企业、上市企业进行股权合作。二是善于融资发展强动力。充分研究利用中央各类债券资金、预算内资金等,探索推广订单贷等新型融资模式,借助“五联五化”融资保障模式,引入增量金融资金,投资开发经营性项目,以盈利性项目平衡公益性项目投资成本。三是集约节约用地强保障。通过争取指标、拆除“空心村”、推进增减挂钩等,强化发展用地保障。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建立存量土地盘活利益引导机制和低效用地退出管控引导机制,加快清理僵尸企业,为新产业发展、新动能培育腾出发展空间。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强根基。用好诚信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等“五个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动力活力。
五、走好“六条路径”。一是调整一产,走好提质增效之路。调结构,调品质,大力实施“三三三”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发挥好唐人神、唐顺兴等集养殖、屠宰、熟食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和沃圃生等多个生态高效农业的作用,加快西红柿小镇建设步伐,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二是转型二产,走好转型升级之路。加快推进生物基材料转型升级和创新孵化平台项目,围绕生物基材料产业延链、补链进行招商,跟踪对接世界500强,加强与德国伍德、深圳光华伟业等公司的合作,扩产能、提效能,建成全国领先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坚持“抓龙头、带上游”的思路,打造全国冷饮食品重要生产基地,建成全省肉制品加工重要基地,打造全省种植业精细加工重要基地。打造豫鲁冀三省重要的农机装备基地。三是繁荣三产,走好融合发展之路。抢抓仓颉陵纳入全省上古殷商文化旅游区的机遇,加快唐槐公园、文庙复原工程、德善阁建设,大力发展“自然风光游”“红色教育游”“人文景观游”“农业采摘游”“工业体验游”五条线路。加快建设5G网络、大数据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四是城建提质,走好宜居宜业之路。抓住“两新一重”机遇,大力推动“四网三改两路一水”建设,加快推进旧城片区的改造,积极谋划对接教育、医疗卫生、智慧城市、健康养老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五是乡村振兴,走好夯基固本之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大提升活动,创建数字乡村试点县,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南乐版“富春山居图”。六是民生优先,走好共建共享之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住“就业路”、保住“钱袋子”。坚决打好蓝天环境保卫战,让天蓝地绿水美成为南乐的生态名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