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发改委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定位、谋势蓄能、奋勇争先,着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濮阳实现量质转变、能级跃升。
一、抢抓战略机遇,科学谋划濮阳长远发展。“十四五”时期是贯彻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围绕“十四五”发展,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时,围绕支撑总体规划,编制“十四五”数字经济、能源、氢能等各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编制完成《濮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濮阳市北金堤滞洪区高质量发展运用管理专题研究》,开展北金堤生态涵养区和复合型廊道建设、有序推进黄河滩区迁建研究。
二、聚力延链补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找准链接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是关键。强力推进“三大三专”产业优化提升,以超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等7条产业链为重点,加快推进能源、化工等重大项目建设,夯实“一基五链三集群”化工产业体系基础;加快建设赛斯智能电气等项目,推动装备产品向智能化、成套化和系统化转型升级;鼓励龙丰实业等骨干企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壮大食品副食品、冷链等优势集群规模。加快实施潮州家具产业园、新塘羽绒水洗产业园、望京龙聚乳酸及生物降解改性材料等项目,推动现代家居、羽绒及制品、生物基材料“三专”特色产业实力提升。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个新兴产业。提高创新驱动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
三、巩固脱贫攻坚,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补齐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发展短板是重点。稳定粮食生产,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持续提升彭楼、南小堤等大中型灌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保障和供应能力。培育特色产业,谋划实施农村产业培育项目,大力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小龙虾等沿黄特色水产养殖业及黄河滩区生态旅游业,不断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群众收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类项目资金,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抓好统筹协调,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统筹推进生态系统治理是方向。强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北金堤生态涵养区和复合型廊道建设研究,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濮阳县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四期、清丰马颊河综合治理等生态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濮阳样板”。加强节能减煤工作,强力推进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确保完成省下达我市能耗“双控”煤炭消费减量目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料制品和可降解塑料制品。大力推进台前县、濮阳县、南乐县静脉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
五、聚焦突出问题,找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发力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出发点。做好民生实事推进工作,围绕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惠民等重点民生领域,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围绕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社会福利等6个领域30项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抢抓国家支持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机遇,规划实施京杭大运河台前段运河古渡(二期)、南乐县文庙博物馆、清丰县苏堤文旅综合体等大运河文化带重大项目,打造全市大运河国家公园,彰显黄河、大运河在我市交汇叠加的独特优势。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