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国民航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透露,《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五次修订发布,将于2017年10月起实施。最为引人瞩目的是,这次修订放宽了对于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政策。换句话说,像手机、Pad、电脑等设备,都有可能在经过评估后,在飞机上使用。
无论对于航空公司还是对于乘客,这似乎都是个喜讯。乘客终于可以避免枯燥的旅程,用游戏、工作或购物来打发时间了;而一些航空公司,也可以把他们酝酿已久的创意摆上台面,比如,建立空中的电子商务系统,乘客可以在机上购买商品,下机后去机场商店提货,而且还很可能是免税的。
前景如此美好,很容易让一些人为以前的某些违规行为感到冤屈。确实,到现在为止,在中国的民用航空器上使用手机或电脑还是违规的,此前,就多次发生过乘客使用电子设备,与周围乘客或者乘务人员发生冲突的事件,这类报道今年就有多起,而这些使用电子设备且不听劝阻、引发冲突的人,大多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
即将到来的规则的放宽,是不是就意味着以前违规乘客的行为“正当”呢?显然不是。规则的制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现在的《民用航空飞行标准管理条例》明令禁止在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包括使用“飞行模式”的手机,是因为这些设备有可能对飞行安全造成隐患,影响他人甚至整个飞行器的安全。应该说,制定和实施,都是有道理的。但这些年来,飞机的通讯设施、便携电子设备的技术都有了许多改进,多年来的争论也逐步偏向“可以使用”的一方,加上许多国外航空公司的解禁,逐步让使用电子设备变得可行,这才使得规则有所改变。所以说,无论是现在还在实行的老规则,还是即将实施的新规则,都有其合理性,只要存在,就应该受到尊重,予以遵守。
应该看到,国外对飞行器上使用电子设备的态度,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步转变的。在这一点上,中国也不例外。若就此为以前的违规行为喊冤,那么对绝大多数遵守规则的乘客来说,是不公平的。一码是一码,制定与改进规则是正常的,符合程序,但直接违背规则,则是不公平的,破坏程序。在这一点上,态度不可混淆。无论飞机上是否可以玩手机,乘客都要有最起码的规则意识,不可用现在之“对”,去否认过去之“错”。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十一”长假就要到来,届时乘飞机出游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民航局放宽使用电子设备的新规10月实施,但放宽的步骤和程度,都由航空公司把握,即便要放开,也还需要申请、评估、审核的程序,不同的航空公司,规则也可能不尽相同。所以,这个假期能否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电脑,一定要事先向航空公司打听清楚,至少要向空乘询问核实。还不能使用的,坚决不要用。否则,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还是那句话,一切要走规则这条路,既然规则还在那里,就要自觉地去遵守。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