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怎样才能对吃空饷釜底抽薪

作者:李泓冰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24 09:30:48   

8月19日晚,湖北经视《经视直播》栏目播放报道《曝光!公务员请病假2年没上班工资照领》,湖北武汉海事局公务员崔某峰吃空饷的行为遂公之于众,舆情迅速发酵。报道称,崔某峰自2015年5月份就向单位请病假,之后再没上过班,而是从事第二职业,在当地的一家餐厅当负责人。  

值得关注的,是事件的最新走向。先是武汉海事局人事处王处长对媒体提问振振有词,“我们是按照正常程序在给他发待遇,他是我的编制人员,应享受该享受的待遇”。之后,崔某峰迅速辞职,原单位立即做摊手状:“要是在职,我们还可以对他进行纪律处分,辞职就像撤职,就跟开除差不多,我们对他最大的处理就是开除,相当于辞职。”武汉海事局则表示成立调查组,就“该局已辞职的人员崔某峰”,依法依规认真全面彻查。  

瞧出单位的“理直气壮”了吧———人已经辞职了,还能怎么着呢?可是,一个病假中的公务员,长达2年在外专事经营,单位是真不知道,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类似的情形还有没有?是碍于情面,不好严管?还是涉利益关联,捂住不报……  

吃空饷,在不少“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并不鲜见。这个似乎应该被封存于历史记忆中的词儿,一直在各地探头探脑。记忆中就有福建龙岩吃了9年空饷的“最牛公务员”,湖南永州也出现过教职员工大面积吃空饷的奇闻。在西部某省,有些局处公务员几乎一半以上都有“第二职业”,上班心不在焉,晚来早走,甚至托故不上班也是常态,心思都用在“自己的事业”。他们也“理直气壮”:工资太低,只能自谋出路,自己养廉。  

可怕就可怕在这份“理直气壮”。这导致了违纪违法行为的长时间放任。  

试想,如果吃空饷行为的链条哪怕只有一个节点,基于正义或恪尽职守而坚决切割———比如,财务人员能严守财经纪律,吃空饷的公务员能良心发现,甚至只是某个了解真相的局外人,能勇敢或坚决地举手说“不”,整个吃空饷事件也不会运作得如此天衣无缝、顺理成章,长达2年之久。  

短短数日,涉事者辞职,调查组成立,可见,真下决心的话,这一“公开的秘密”本应易如反掌地无疾而终。然而,如果媒体没有曝光呢?涉及吃空饷的每一个人是否仍然配合默契,查处环节则醒目地高举轻放?  

当然,细细品味这份“理直气壮”,还能读出更多的问号。为什么一方面经商办餐厅,一方面还要冒险恋栈公务员岗位?一名公务员2年不在岗,那么这份岗位还有没有设立的必要?是否单靠公务员薪酬,真的无法维持一份体面的生活?  

眼下,从公务员报考热度不降,仍然能够看出体制内诱惑依然让人难舍。其间最大的诱惑,当然是在更大的舞台、干更大事业的报国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职业幸福感。但也不乏有人在拨拉自己的小九九,对某些体制内的权力滋味、优厚福利甚至是一杯茶一张报过一天的清闲日子深为向往……  

从这个意义上,对吃空饷的釜底抽薪,是行政体制的深刻变革,是对行政权力和市场行为的彻底厘清,是对公务员机构和队伍的坚决精减、裁撤冗员,提高效能,直至达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目标。  

唯其如此,才能遏制不断膨胀的公务员队伍,才能杜绝人浮于事,更大幅度地挤压吃空饷的制度空间。甚至,在精减高效之后的公务员群体,也才更有可能按劳取酬,靠勤恳敬业拥有更体面的生活……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