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做好文明家风传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正家风、守家训、重家教的文化传统。先辈通过立规立训、立德立言,留给后人持家治业、读书治学、修身处世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成为家风赓续、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撑和道德滋养。好的家风具有生命力和传播力,是培育精神、塑造灵魂、影响世风的无形力量。家风连着民风世风,攸关党风政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
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濮阳人民自古崇文重教,教家立范,崇德向善,好人辈出。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在卫国(今濮阳)十年,濮阳成为他传播儒家文化、教书育人及贤者论道的中心;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等耳熟能祥的成语典故发生于此,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恣蚊饱血、百里负米、芦衣顺母均出自濮阳,清丰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子名命名的县名。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把家庭建设和家风培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载体创新、部门联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组织开展了道德讲堂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最美家庭”“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点亮了华夏龙都的道德星空,散发出见贤思齐的价值光芒,成为我市最靓丽的人文风景。各级妇联组织把家庭建设作为妇联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主轴线,以“和睦,让家庭更幸福”为主题,推进和睦家庭、最美家庭建设;以“家教,让人生更精彩”为主题,做精家庭教育品牌;以“家服,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打造家庭服务品牌;以“关爱,让社会更温暖”为主题,擦亮巾帼志愿者品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大力培育和传承良好家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重在躬身实践、知行合一,需要长期教化、固本培元。为此建议:
一、深刻挖掘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家训并做好现代转化
一是深刻挖掘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家风家训的优良传统,提炼出有益于社会文明建设的思想精华,使之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出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历史发展潮流、契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新的优秀家风文化,最大限度的彰显其丰厚的道德资源和人文价值。
三是做好传统家风的现代转化,弘扬其中的优良风尚,摒弃其不合时代发展的内容,深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时代价值,让更多的人成为良好家风的受益者、践行者和建设者。
二、充分发挥家风的正能量,努力打造家风建设与社会风气建设的联动机制
一是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充分认识“开展优良家风建设 弘扬传统美德”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落实专人负责,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将家风建设摆在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并引向深入。
二是结合新时期要求,使家风建设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积极因子,成为社会风气建设的重要抓手。
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标准融入到家风建设之中,从内容上高度整合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关联部分,从形式上突破家风的个体性与私人性,从传播方式上打通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
三、加强家风建设的广泛传播与群众参与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优势,广泛宣传优良家风建设工作。一方面集中推出“好家风好家训”为主题的广播、电视、报纸专版、专栏和访谈节目,通过百姓故事唤起人们的传统道德记忆;另一方面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力强、受众覆盖面大的优势,大力宣传良好家风。
二是依托社区和农村的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好家风常态化宣传展示活动。利用社区、乡镇、村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墙、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张贴好家风好家训作品、宣传画、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展示,让广大群众直观感受家风家训的魅力;利用户外LED屏、家长学校等阵地播放家风故事宣传片。
三是加强家风建设的群众参与。好家风好家训的生命力在于群众参与,必须扩大群众参与面,夯实群众基础,将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的工作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各级文化、宣传、教育等部门可定期开展家风家规研讨会、家庭美德故事宣讲会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居等活动,发动人们畅谈体会感悟,展示好家风、传颂好家训、分享好故事;可组织城乡文艺队伍以弘扬家庭美德、树立优良家风为内容,以好家风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在社区、乡镇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等社区和基层群众文化场所展演,充分发挥家风育人的重要作用。
四是加大媒体对家庭道德失范现象的监督和批评力度,形成褒扬新风、贬斥不良行为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典型示范、强化引导,大力加强家风文化建设
一是依托濮阳特有的文化资源,挖掘和宣传历代名人、知名公众人物的家风家训,发挥先进典型榜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正能量,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二是充分发掘现有的档案文史资料,广泛征集反映本地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特色的好家风好家训,通过组织专家汇编《濮阳家训与家风故事》、制作“好家风好家训”书签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好家风好家训的文化魅力,吸引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营造“人人崇尚家庭美德、家家分享好家风好家训”的浓厚氛围。
三是围绕“家风家训家教”主题,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广泛开展系列征文、故事征集和道德实践活动,将家风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公民道德教育等各方面。
五、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一是加强培养领导干部的忧患意识,即领导干部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不能只顾了其他工作、其他作风建设,而忘了抓家风建设。
二是加强培养领导干部的治家意识,即领导干部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管好家人,正好家风;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家庭成员树立良好榜样。
三是加强培养领导干部的避嫌意识,即要时时保持警惕,保证家风清正,决不能纵容、默许配偶和子女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一旦发现问题苗头,要早制止、早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濮阳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 闫巧云)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