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今天我们该如何消费“北大屠夫”

作者:陈广江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9-22 07:00:23   

据报道,2003年7月,一篇《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的报道,使原本近乎隐姓埋名的陆步轩一夜之间名闻天下,“北大屠夫”的标签,他一挂上就是13年。他曾经为了当公务员,毅然关闭了自己的猪肉店去撰写地方志;今年9月,在知天命的时节,又选择正式辞去当了12年的公务员身份,重新下海经商。

在体制内挣扎了12年,“北大屠夫”辞职再执屠刀,消息一出,又被媒体连篇累牍报道,成为关注焦点。其实,从“北大才子”卖猪肉意外出名到进入体制内,从撰写地方志到出版新书《北大“屠夫”》,再到今天辞职下海,过去十多年,陆步轩一直在被消费、被解读,始终没有离开舆论场。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消费”陆步轩?

可以肯定,“北大才子”该不该卖猪肉,他是否给“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以及辞去公职是否理性等问题,已经没有太多争议。连市长都能下海,何况是一个小小基层公职人员?把猪肉卖好了,成为业内专家,当然也能为母校争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50岁的陆步轩重操旧业很正常,诸如该不该、合不合适等问题已失去讨论价值。

同样可以肯定,陆步轩12年后再下海并非绕一圈回到原点。“北大屠夫”的称号没变,但今日陆步轩已不是当年的陆步轩。现在,他有更好的合作伙伴、更大的事业平台、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明确的人生追求,也更懂得如何利用“北大屠夫”这块金字招牌。即使面对记者,他也轻车熟路、侃侃而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尺寸把握恰到好处。

“北大屠夫”的经历难以复制,但其人生选择过程值得品味。从卖猪肉到进入体制,再到辞职转型猪肉电商,十几年间他在体制内外从容进出,但并非没有纠结。一方面,卖猪肉能挣钱,过上富裕生活;另一方面,当公务员是一种情怀,其心里也始终有个文化人,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思虑再三,选择再下海。“卖猪肉10年赚了200万元,当公务员12年分文不剩”,虽略显矫情,但也是现实情况,当官发财应两道,怎么选随你。

现实中,很多人也有类似陆步轩的纠结,只是没有条件或勇气来回跳入跳出而已。当前,创业潮风起云涌,但创业不易;体制内虽然限制多多,但其稳定的福利待遇和身份的优越感也是实实在在的诱惑。今天我们关注“北大屠夫”,应更多关注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以及如何让公务员回归正常职业。陆步轩的人生选择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个中滋味,颇值得咂摸。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