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自古就有礼尚往来之风俗。尤其逢年过节,更是走亲访友、叙旧谈心、联络感情的日子。眼下,中秋刚过,国庆佳节临近,在想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古诗时,倒觉得“每逢佳节倍思‘责’”这句话,更值得党员干部深思和感悟。
每逢佳节倍思“责”。党员干部是一个有着一定权力的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的特殊职责。有没有做到严以用权、廉洁用权、秉公用权,不仅体现着应有的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更彰显出亲民爱民的“公仆”形象。越是到了思亲念友的团圆时节,党员干部更应该淋漓尽致地体现“责”的履行。
每逢佳节倍思“责”。节日是与清正廉洁挂钩最紧的时段,稍不注意,就会沾染或陷进有悖于廉洁的不良习惯。要自觉守住“自律”这道防线,敢于拒礼、坚决拒礼,切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带头管好自己的脑,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不能让“礼欲”萦绕心头;管好自己的手,不送礼,不收礼,不敛财;管好自己的人,教育家属子女、下级人员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不踩“红线”,不闯“红灯”。
每逢佳节倍思“责”,既是党的根本宗旨和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所系。我国自古就有“民事未妥,寝食不安”的俗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之道。越是佳节来临,越能体现党员干部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多到基层单位和群众家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看看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精神、生活上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都能过上安全、祥和、愉快的节日。作为领导干部,还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访贫问苦,开展为贫困户、下岗职工、特困户送温暖活动,把党的恩情和节日的温暖送到他们家中,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党员干部过节,不仅是名、利、欲的全盘考验,也是一次党性教育和爱民行动。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时刻装着党性和责任,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节严起,从益民做起。陈延烈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