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实体书店正日渐被高端商场青睐,无论是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还是沈阳、贵阳等二线城市,“书店+商业”的模式开始风行。当然,很多书店已经不再只是卖书,而是兼有销售咖啡、创意文化等产品,还会不时举办文化沙龙、签售、创意展览等活动吸引客流。
书店不仅能给商场带来客流,同时也能提升商场的品位。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商业化社会,但书店仍然是灵魂的慰藉之地,而公众对文化的追求也开始复苏。英国一著名杂志经营着“世界最宜居的25个城市”的榜单。在今年的评选过程中,该杂志特意加进了独立书店这个考察项,最终名列榜首的东京拥有1300多家独立书店。大到城市,小到商场,若能有一家文化味浓郁的书店,一定能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而书店融合阅读、休闲和其他文化产品的类似“文化商场”模式,更是可以在商场内部构建一个特别的文化链。
以往,很多小而美的书店多藏于偏巷,趋于小众。这并非特意为之,而是迫于租金压力。现在,位于交通便利处的商场愿意以更低的租金吸纳书店入驻,这自然会为书店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机遇。商场内的匆匆过客可以与书店偶然相遇,而且现在很多书店都提供咖啡和阅读空间,更是能让疲累的人们短暂喘一口气。越是在浮华的地方,我们越是希望能遇到一块心灵的栖息地。
当然,网络书店和电子阅读带来的现实压力,仍是实体书店需要面对的。但我们应该抱有乐观的期许,几乎沦为小众的书店正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对一座城市而言,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公众来说,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