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疲惫不堪”的风景也需“劳动法”

作者:椿桦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20 07:29:43   

和人一样,风景也需要休息。国内最早想到给风景“休假”的,大概是黄山景区的管理者。上月底,黄山著名景点西海大峡谷和天都峰结束封闭轮休期,重新对游人开放。报道称,在天都峰,游道两侧的地被植物长势喜人,部分被游人践踏裸露的区域已被植物密集覆盖。据悉,黄山景区近30年来坚持让主要景点实行定期封闭“轮休”,每个轮休期3~5年。

黄山的风景“轮休”制度实行了近30年,却并不广为人知,至少可说明国内旅游界对风景还没有统一的“休假”规范,给予风景“人道主义”待遇的还只是少数景区。这反映出,咱们管理者对风景需要“休假”这个问题缺乏认识。

人持续工作久了会觉得累,于是有了节假日;过度捕捞会导致竭泽而渔,于是有了休渔期;对山林开采时间长了会严重破坏植被,于是有了封山育林;风景区长年累月不间断运转,会导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景物损毁,但是风景却没有“休假福利”。事实上,对于名山来说,起码应享受封山育林的法定待遇,但是由于其身份特殊,譬如每天都要接待游客,每天都要挣门票钱,导致其应有的“休假权”得不到保障。

咱们国家不仅是旅游大国,更是人口大国,加上境外游客的“厚爱”,可以想见风景区是多么“疲惫不堪”。譬如,2015年黄山接待游客318万人次,平均相当于每天有近两万只脚上山去踩踏;故宫接待的游客更是惊人,每年都在千万人以上,日均3万人次。一到黄金周,从各个景区传来的人挤人照片,更是让人担心石头断裂、植物受伤。

2008年,英国出版了《500个在消失前应该到访的地方》一书,北京故宫入选为“全球面临破坏甚至濒危的500个旅游目的地”。故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从2014年起,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外,每周一全天闭馆。从此,故宫就有了正式的“休假福利”。

但是景区的“休假权”,不能等到“告急”了才引起重视,更不能等到“累死”了才来谈保护。由此我想到,全国的风景名胜区应当有个统一的“劳动法”,必须具有强制性,而不是靠各景区管理者的道德自觉。

总之,风景必须“休假”,不能天天“上班”和“加班”。而落实风景的“休假福利”,也不能像人的“带薪休假”那样,基本靠呼吁、督促,而要真正落实。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