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妇联、市史志办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濮阳家训家规》的征集编纂工作。笔者认为,此举十分有益。
所谓“家训”,是指对家人及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训导、教诲,教诲家人及子孙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谓“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是教育规定家人及后代子孙的准则,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家训”“家规”经过世代传承完善、共同自觉践行,就形成了“家风”,包括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心灵,塑造子女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子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同时,家风关系着政风与民风。家风不正的人,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情怀;没有良好的家风,也不可能有健康良好的政风与民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众多被曝光的贪腐行为,贪腐理由可谓是“千奇百怪”,其中领导干部子女、家庭腐败类案件呈直线上升趋势,涉及面之广、情节之严重、影响之恶劣,一次次地冲击着人民的内心。据有关数据表明,80%的官员腐败案都与家庭成员有着密切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中共中央去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也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树立良好家风列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这次我市7部门联合征集编纂《濮阳家训家规》,不仅契合了中央关于家风建设的相关要求,更重要的是,征集的这些家训家规都是我们身边家庭的,可看、可比、可学、可鉴,更具有教育意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