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年中,范国强拿到了三本结婚证,老家的第一个妻子还在怀孕,他就在上海和第二个妻子结婚,然后又在北京和第三个妻子结婚。12月25日,记者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检察院近日以涉嫌重婚罪对范国强依法批准逮捕。(12月26日澎湃新闻网)
一名男性公民拥有三张结婚证,而且这三张结婚证都是合法的。按照重婚罪对范国强进行批捕,这是法律必须做的事情。可是我们也不能只是关注重婚罪,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管理乱象。
范国强和第一任妻子结婚的时候,是用虚假的身份证办理的。也就是说,这个结婚证的获得使用的是假信息、假证件,并非是他的真实身份。这问题就出来了,结婚证的办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必须双方当事人到场,必须对身份信息进行查验。试问,当虚假的信息能够用于办理结婚证的时候,我们的婚姻登记机构是不是该承担责任?
这样的漏洞,无疑方便了范国强迎娶第二任妻子,因为在范国强的户口本上显示的信息为“未婚”,这暴露出了户籍管理的问题。虽然范国强在办理第一本结婚证的时候,使用的是虚假信息,但是,他已经结婚了,已经领取了真实的结婚证是事实。那么,作为户籍管理部门,又该如何发现这样的事实婚姻?又该如何终结“未婚”信息的漏洞?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笔者以为户籍管理部门也是有责任的。
值得一说的是,范国强迎娶第三任妻子的事情。无疑,这个时候,范国强已经用真实的信息取得了第二本结婚证,那么他的户籍信息也就应该已经从“未婚”变成了“已婚”。婚姻登记机关何以为一个“已婚人士”办理结婚手续?
三个妻子都合法,三本结婚证都是真的。这已经不是一起简单的重婚罪,而是暴露出了社会管理存在的巨大漏洞。各地民政部门之间的婚姻登记信息为何不能联网?婚姻登记处为何不能在自己的系统里查阅市民的户籍信息?在一个信息时代,在一个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管理的时代,信息原本是可以更好查询的,为何偏偏出现了一个人获得三张合法结婚证的悲催?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