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远纪委官微转发了《广东纪检监察》对清远基层教育局长腐败频发的长篇剖析,揭示出清远教育系统教育局长腐败案件呈易发多发之势,2010年以来,清远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7名教育局长或副局长,其中“一把手”5人、副局长2人。
有人说,中国基础教育的命运,就掌握在全国2000多名县级教育局长手中,“有什么样的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但如果教育局长自身不检点,吃回扣,养情人,那基础教育必然堪忧。应看到,不同于其他部门的局长,教育局长不仅是行政序列内一个官员,还承担着“教育家”角色。他不仅要做一个好的“后勤部长”,更应该是一个有担当、有情怀、有正派价值观的学生榜样。
而从清远落马的7名教育局长来看,他们恰恰倒在了“不务正业”上。据悉,7名教育局长的腐败问题主要发生在校服、基建、教材、饭堂等“四大高危领域”。为了吃回扣、拿提成,将教材、校服供应、食堂经营承包给行贿企业,得了私利,却悬置了学校与学生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校长成为被裹挟者甚至帮凶,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派的价值观。
说到底,教育局长腐败是典型的德不配位与权力变质。一个没有师德、官德的教育局长,不可能办好一地教育事业。预防教育局长腐败,一是要完善权力监督机制,让其不敢腐、不能腐;二是在选拔用人上严格把关,不让无德无能之人晋身教育局长之位。唯如此,才能防止教育局长擅权,为害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