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节日前夕,早报记者走近环卫工,倾听他们的心声:环卫工们最伤心的是“我辛辛苦苦扫地你理直气壮扔垃圾”,最担心的是“在滚滚车流中捡拾垃圾”,最期待的是“市民别乱扔垃圾”,最高兴的是“能看到干净的路面”。(10月26日《濮阳早报》)
虽然是自己的节日,但昨日的大街上,环卫工依然像往常一样坚守着岗位。的确,环卫工对于我们城市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重要到我们一天都离不开他们。假如没有环卫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街道、我们的公园、我们的小区将会是什么样子呢?正因为如此,我们给环卫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城市美容师”。无论是领导的讲话,还是媒体的报道,都一直在要求、呼吁尊重环卫工。
但遗憾的是,我们一边喊着要尊重环卫工,一边又常常做些让环卫工伤心的事情。就在前不久,笔者上班经过某学校时,见到一名环卫工正对着一教学楼大声斥责。原来,该校的学生吃早餐时,将纸杯、塑料袋以及吃剩的食物随意从窗户扔下来。还有环卫工向笔者表示,自己干了多年,到现在都还是一名临时工,连个养老保险都没有。这一切都让我们明白,与环卫工付出的劳动相比,他们受到的尊重远远不够。我们不妨在内心深处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真的尊重过他们吗?
如果环卫工真的受到了足够的尊重,那肯定会有很多人争着做环卫工。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待遇低、常受人歧视等原因,一般人不愿意做环卫工。君不见,现在大街上的环卫工,有几个是年轻人呢?有几个是有正规编制的职工呢?有几个是家里比较有钱有权的人呢?
尊重环卫工,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怎么行动?对于个人来说,那就是要从不随手乱扔垃圾做起,从不辱骂环卫工做起,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环卫工到自己的店内歇歇脚、喝点水。对于单位来说,就是要提高环卫工的工资待遇,力争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给他们缴纳相关保险,让他们和正式职工一样有归属感。
环卫工不辞辛劳地保障城市的清洁,为公众提供干净的生活环境,可谓劳苦功高,理应是城市的主人翁,让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独立的人格。而这,需要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