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老有所养才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作者:袁冰洁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5-10-21 07:10:48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重阳节,在此祝全市所有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身体安康。

   提到老人,我们立刻会想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现实中,也的确有不少老人在退休后积极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一些老人利用自己的爱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些老人因为日子过得滋润,生活过得快乐,经常被人们称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老年人最高的精神境界,能达到如此境界的老年人,一般都是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精气神。
 
   但是,是不是每个老人都能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呢?肯定不是。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两点,首先需要老有所养。如果一个老人连一日三餐都很难保证,老无所依,怎么能够快乐呢?不能快乐,又如何能够发挥余热为社会做事呢?社会上的确存在着老无所依的情况。很多农村老人,儿女常年在外打工,八九十岁了还得自己做饭洗衣服,他们怎么可能过得快乐呢?一些城市的空巢老人,有的住在楼房上,有的住在城中村,有时候病死很久了大家才知道,他们怎么能够快乐呢?一些老人,公立养老院进不去,私立养老院进不起,他们又如何能够快乐呢?有些敬老院里的老人,因为缺乏悉心的照顾,每天病怏怏的,基本上在一天一天地挨时光等死,他们又怎么能快乐呢?
   每当看到有老人独自在家中病死、饿死很长时间才被人发现的新闻,笔者内心总是充满了悲哀。老了,没人陪;老了,少人陪;老了,看不起病;老了,没人养……这样的现象,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目前都比较常见。养儿防老,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但先不说孩子是否孝顺,就算孩子孝顺,因为是独生子女或者孩子远在他乡,想孝顺孝顺不上,这样的现象也非常多。
   养儿不能防老,就需要我们社会来养老。当社会养老跟不上的时候,老有所养就成了问题。当前,我们正在快速进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2%。与此同时,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对此都准备不足,社会养老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养老制度覆盖面不够,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依然停留在自力养老阶段,缺乏基本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已覆盖人群中间,也存在差别与不均,这种不公平、不公正已成社会隐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曾为社会创造物质和文化成果,为抚养儿女忙碌操劳,他们理应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得到社会尊敬和关爱。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够关注老人,关爱老人,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安全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让尊老、爱老、敬老、养老成为最美丽的夕阳风景。毕竟,期望老人们能够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们首先要做到让老人老有所养。


责任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