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公布人口调控和入户政策“1+3”文件。围绕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1+3”文件不仅放宽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年龄门槛,也为一线人员开辟入户的新通道,环卫工、公交司机等可选择直接落户。(《南方日报》)
在纷纷对高层次人才放开入户条件的背景下,广州竟然为“从事特殊艰苦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放开入户条件。需要知道,广州同样面临人口压力,并且明确提出到2015年,广州市户籍人口控制在860万以内,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对于这样的举措,仅仅用善意不足以概括其意义,这还表现出了一种远见。
城市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力量也常常是通过高层次人才体现出来的。这一意义上,展开高层次人才竞争,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由此形成的人才高度,将会决定城市高度,最终惠及这座城市工作生活的每一个人。但要看到,层次高低是相对而言的,更是针对稀缺而言的。好比过去,能够懂一点计算机就很了不起,甚至会打字也很不简单,这里对应的是起步阶段,很少有人能懂、会用计算机。而到了现在,再把打字员称为人才那就是“奥特曼”了。对于当前城市来说,高层次人才不可缺少,“从事特殊艰苦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同样不可缺少。
比如说,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保姆难求的话题比较热。上月有媒体报道,家住深圳福田香蜜湖的施小姐,为留住服务了3年的保姆,年初一次性支付保姆10年工资30多万元,给其儿子在观澜买房付首付。很多城市公布的数据都显示,家政服务员已经成为“非常紧缺职业”之一,有人甚至感慨“找保姆和找对象一样难”。同样,环卫工紧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出现,一方面没有人愿意做环卫工,另一方面有责任有技术的环卫工越来越少。再不加以重视,终有一天,环卫工没准就成了“紧缺人才”。
而且,城市是人的集合体,招才引智是一种全方位竞争。环卫工、公交司机等岗位,很多时候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真实水准。一个城市若有着很多尽责尽力的环卫工、公交司机,这座城市的宜居指数因此提升,高层次人才不再有后顾之忧,在人才竞争中自然抢得先机。
这一意义上,环卫工直接落户是种远见,不仅体现了城市善意,而且体现了城市智慧。希望更多城市重视从事特殊艰苦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别让他们也成为“紧缺人才”。
毛建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