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网评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过度采访”也是“消费灾难”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大  字体:   发布时间:2013-04-15 10:20:15   

    在雅安芦山地震中,有位102岁的空巢老人罗财发,地震来了,老人扒砖自救,直到20日傍晚才被救援人员发现,被辗转送入位于成都的华西医院(据4月23日《燕赵晚报》)。

    百岁高龄,竟能上演扒砖自救传奇,令人唏嘘!然而,这位在震中能扒砖自救的老人,在震后却挡不住媒体攻势。据悉,罗财发老人在22日被各路媒体采访了一天。23日上午,又有媒体前去“挖掘”他的感人故事,老人却不让采访不让拍照,见到相机和摄像机就躲。

    事实上,不堪采访之扰的受难者,何止罗财发老人?早在汶川地震中,一名9岁小学生面对媒体频繁采访而情绪失控,在医院里大喊大叫;因敬了一个礼而被网友力挺的“敬礼娃娃”因不堪舆论关注,出现了心理障碍……那时,就有心理专家呼吁,对获救人员的采访要有节制,别频繁采访加重其心理负担。

    然而,此次芦山地震中,不加节制的采访仍时有可见。除这位百岁老人外,一位在地震中刚刚失去女儿的母亲泣不成声,不愿意回答问题,记者仍揪住不放。这些采访者,不顾受难者的心灵创伤和二次惊吓,甚至不惜借受难者痛彻心扉的灾难来煽情,制造满屏感动、漫天泪水,以追求眼球效应,恐怕丢失了新闻的人文情怀和人道主义。

    理性不足情形之下的过度采访、过度挖掘他人痛苦,也是一种消费灾难、消费痛苦

责任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