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监督饭店操作间是否符合卫生;在餐厅里吃饭,也可以看到饭店后厨的操作情况。这是我市近日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推行的“透明厨房”,目前全市已有14家饭店、单位餐厅安装了此种设备。(8月16日《濮阳日报》二版)
经常在外面吃饭的人都知道,厨房基本上是饭店的“禁地”,一般是根本不让外人进入的。食客只能在外面等着服务员上菜,至于这菜是怎么炒出来的,锅刷得干净不干净,盘子是否消毒,饭菜是否是用剩菜拼凑出来的,都不得而知。饭店为什么“谢绝”客人参观后厨,或者说不敢让人参观后厨,除了害怕客人影响饭店的正常工作外,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后厨就是见不得光的地方。笔者曾经跟随食品监督人员到一些饭店的后厨检查,虽然并不是做饭时间,但后厨卫生都不容乐观,甚至还有饭店在后厨操作间里放有敌敌畏。
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可以说是国人目前最关注的话题。我市食品监督所通过引进“透明厨房”,来将饭店的后厨卫生放在顾客的眼皮底下,对督促饭店进一步搞好后厨卫生,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种努力,无论是初衷还是过程,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看了新闻后,我的另一个问题是:“透明厨房”真的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全市饭店都能变成这“透明厨房”吗?
事实上,通过新闻可以看出,我市目前也仅有14家饭店用上了“透明厨房”。将这14家饭店放入全市的餐饮行业中,这个比例有多少呢?况且,这14家饭店基本上也都是大饭店,更多的小饭店咋办?新闻没有说这种“透明厨房”今后会不会推广,又该怎样推广,但我想,推广过程也会是一个难题。毕竟,将饭店厨房的工作情况完全暴露于顾客的眼皮子底下,饭店肯定会有抵触情绪。更何况,安装“透明厨房”还需要花钱买设备,饭店愿不愿意花这个钱,设备又该到哪里买,也都会是一个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透明厨房”虽然好,但全市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饭店,要想让每一家饭店都用上“透明厨房”,几乎不可能。因此,笔者认为,硬件设备做得再好,软件跟不上,那也是白搭。这所谓的软件,第一是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第二是饭店经营者的良心。虽然“透明厨房”让饭店经营者坐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饭店操作间情况,但是,监管人员还是应该多到饭店里走走,去检查饭店的后厨情况。至于饭店的良心,这一点,更需要加大对饭店经营者的教育,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饭店,重罚或者直接关闭。震慑几家,更多的饭店也就没有那么大的胆子了。
就拿一次性餐具来说,消费者对一次性餐具提了那么多意见,那么反对,但饭店依然越用越多。一次性餐具到底该不该用,该用哪种,相关部门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明确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才是解决饭店食品安全问题最好的途径。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