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河南永城,一辆大货车被运政、路政部门相继罚款。司机称在出示了月票(每月给路政3000元)和年票(每年给运政3000元)后,路政部门仍要罚款,女车主温丽求情未果,当场服剧毒农药自杀。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执法人员称是正常执法,不清楚女车主是否喝药。
温丽当时正在随车送货途中,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突然出现自杀念头的。央视记者采访发现,当地路政运政部门不仅存在以罚代管和乱罚款问题,治超队伍也大量超编,经费严重依靠罚款。女车主温丽之所以拿命相搏,并不仅仅是为了当天的罚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个月他们刚被罚了。
温丽的哥哥介绍,他们兄妹俩2013年4月,共同出资贷款买了两辆货车,每辆车30多万元,共60多万元,贷款首付20多万元,每月需还贷2万多元。从4月买车到现在,跑运输也就半年多的时间,但光罚款就相当于这两辆车的首付了。这么重的罚款,谁受得了?运货赚的钱别说还贷款了,恐怕连罚款都交不起,难怪温丽会不堪罚款而服毒自杀。
超载不仅会破坏道路、桥梁,影响其使用寿命,也会造成严重交通安全隐患,执法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对超载车辆进行处罚并无不当。但治超应依法进行,不能随意设定罚款标准,巧立名目乱罚款。否则,不仅治超的目的没达到,还变相加重了货车司机、车主等运输业者的负担,导致货运成本激增,间接推动物价上涨,让企业与消费者利益一同受损。
由于治超在一些地方成了有关部门的敛财借口,变成新“公路三乱”,反而导致当地超载问题愈加严重。因为不管超没超载,超载多少,反正一样要罚款,要买罚款年票、月票,为节省成本,货车司机和车主只会变本加厉地超载以求减少损失,难怪一些地方会出现超载1600%的“最牛货车”。这已经不是在用车送货,而是在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送货了。
杨国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