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今日头条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欢欢喜喜过大年 奏响春天奋进曲
—— 2023年我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期间活动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2-13 07:18:00   

微信图片_20230213081512.jpg

2月5日,中原文化宫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现场(资料图片)。

大红的灯笼挂起来,喜庆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龙狮舞起来!

这个年,濮阳大街小巷流光溢彩、五彩斑斓;

这个年,濮阳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氛围拉满;

这个年,濮阳人民赏民俗、猜灯谜、逛庙会,热情奔放、激情豪迈,过足了“文化瘾”;

这个年,濮阳各地年味浓浓、欢乐多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群众节庆文化需求,2023年春节期间,市委宣传部积极组织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在市民广场、公园、活动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场所,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汇聚起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活动期间,我市梳理上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优秀文艺资源394件,精心谋划主题活动282项,成功举办各类文化文艺活动1200余场,惠及群众300余万人次,获得市民群众热烈反响、一致好评,展现了濮阳人民一扫三年疫情阴霾、复工复产的欢欣喜悦,营造了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节日氛围,彰显了濮阳文化文艺战线干部职工踔厉奋发、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周密部署,上、中、下联动,全面开启濮阳文化新征程

谋划部署是制订方案、责任分工、组织实施的关键,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新年伊始,市委宣传部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围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文艺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开启濮阳文化新征程。

传达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第一时间传达落实省委宣传部关于组织开展文化文艺活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文艺活动的通知》《关于做好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高效推进活动有序开展。分别于2022年12月8日、12月20日和2023年2月1日,三次召开濮阳市2023年元旦、春节文化活动部署和推进工作会议,确保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文化文艺活动对于提振城市精气神、激活发展活力的重要性,任务明确,行动迅速。

加强各级各部门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分别组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压实责任、明确分工,有效保障了市、县(区)各项活动责任清晰、信息畅通,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突出特色,点、线、面结合,全景展现濮阳文化新活力

彩龙盘旋腾空、划旱船活力四射、模特走秀时代感十足……

往年每到元宵节,我市都会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展演,但近年来由于疫情原因而中断。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该项活动重新与广大市民群众隆重见面。

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9时至11时,濮阳人民大饱眼福,欣赏到久违的民俗文化活动展演。大家或到中原文化宫,或到濮阳文化艺术中心,或到基层社区,个个笑脸盈盈、精神满满,龙都大地处处人潮涌动、欢声笑语,将我市春节期间文化文艺活动推向高潮。

为丰富群众节日生活,市委宣传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结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综合运用现场活动与“云交流”“云展示”方式,组织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全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线上文艺展览精彩纷呈。在“学习强国”濮阳学习平台开设“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专题,分门别类设置“文化进万家”“戏剧展演”“杂技艺术”“非遗展示”“音乐汇”等5个专栏,推送展播近年来优秀文艺作品。河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黄河红帆》、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获奖作品《长空啸——浪桥飞人》、第十四届河南省戏剧大赛参赛作品《石磨的婚事》等一批文艺精品相继上线,使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云”赏精品佳作。同时,我市积极利用各类微信公众号平台,相继开展民间民俗展览、组织云上课程《戏曲演唱基础培训》等,多渠道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重点文化活动亮点频现。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声势浩大。市城区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各县(区)联动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秧歌、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太平鼓、扇子舞等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舞出了濮阳人民的豪迈干劲,舞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职工新春交响音乐会余音绕梁。融入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出精彩的演出效果,令现场劳模工匠、医护人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及一线产业工人等群体代表1200余人置身于音乐的海洋,营造了喜庆热烈的迎新氛围,为市民送上了美好的新春祝福和问候。水秀街杂技艺术展演精彩炫技。连续开展15天,共计200余场近景杂技、小丑互动、沉浸高空、汉服快闪、环球飞车、元宵巡游等节目轮番上演,吸引近30万人次近距离感受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濮上佳肴·年货美食节烟火气息十足。书法名家义写春联、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糖画,使群众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熏陶,营造出热气腾腾的新春氛围。

群众文化活动全面覆盖。我市利用社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组织各类文艺汇演、公益电影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900余场。各类活动贴近群众、直通基层,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濮阳县在濮水小镇组织举办舞龙、舞狮表演及精彩绝伦的武术和杂技表演。清丰县组织开展“翰墨飘香”义写春联活动、举办民俗文化知识讲座等文化文艺活动。南乐县组织仓颉庙会、新春书画展、民俗展等活动。范县组织开展梦幻灯光节、“舞金狮·闹新春”等活动。台前县在县城区和各乡镇陆续开展戏曲、武术、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华龙区在岳村镇大翟门社区组织举办“启航春天”新春村晚。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以文艺小分队为主体,在村、社区广泛开展文艺汇演,欢快的锣鼓、喜庆的秧歌走进社区与村内。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居民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收到了文化惠民、为民、乐民的效果。

加强宣传,图、文、影并茂,全角展示濮阳文化新形象

好的活动离不开好的宣传,好的宣传离不开高质量的策划与实施。

我市各级媒体,从策划之初到活动展演,聚焦活动每一处角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全景记录时代、定格历史,为城乡留存壮美画卷,为百姓记录精彩故事。

统筹谋划部署及时宣传报道。印发《濮阳市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元旦、春节期间活动宣传报道方案》,要求全市新闻媒体按照中央、省有关部署,做好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稿件的转发(播)工作,组织策划我市宣传报道工作。

强化宣传造势吸引广泛关注。根据全市春节期间重点文化活动安排,针对《“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濮阳市2023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安排》《中共濮阳市委宣传部关于举办濮阳市2023年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的通告》,在全市各类新媒体平台广泛发布,畅通信息渠道,吸引群众关注参与。

内宣外宣一体推进对上发稿硕果累累。活动期间,《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刊发我市文化文艺活动信息共计25篇。其中,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濮阳仓颉庙会年味儿浓》,《光明日报》刊发《河南范县:“文化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河南范县:书香过年“有滋有味”》,河南日报客户端刊发《南乐:仓颉庙会迎新春消费回暖人气旺》,河南日报客户端、河南广播电视台刊播《濮阳市将举办濮阳佳肴“年货美食节”》等,多重新闻媒体广泛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展示了濮阳丰厚的文化底蕴。

守牢底线,安全、精彩、圆满并重,全域打造濮阳文化“一盘棋”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我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安全办节意识,确保节日文化活动“既欢乐祥和,又安全圆满”,打造全市文化活动“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增强安全意识。节日活动的举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县(区)、主办单位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有序稳妥推进各项活动组织实施。

持续督导检查。多次组织开展春节假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督导各主体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确保文化市场安全有序。

强化协同联动。组织协调文旅体及公安、应急、城管等部门联动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市文广旅体局制订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下基层、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市公安局提前制订安保方案,在主要路口、文化广场等处加强人员、车辆疏导和外围巡逻防控。市应急管理局开展风险分析研判,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市城市管理局扮靓城市夜景,布置新春灯展,打造网红打卡地。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确保了春节期间各项文化活动安全、精彩、圆满开展。记者 王莹 通讯员 丁柯欣/文 黄立/图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