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今日头条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2022年 濮阳交出亮丽答卷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2-01 06:22:47   

编者按

2022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濮阳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扛住多轮疫情冲击,有力稳住经济大盘,主要经济指标迈进全省第一方阵,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均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日前,省委书记楼阳生在《中共濮阳市委关于2022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充分肯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望继续努力,在转型发展上蹚出新路、交出优秀成绩单。”本报以此为契机,推出系列报道,围绕楼阳生书记莅濮调研时提出的“六新”要求,聚焦濮阳城市定位实现的“六大转变”,总结过去几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濮阳未来发展前景。

在日前闭幕的市两会上,一系列数字让广大干部群众眼前一亮: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即将迈上两千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过百亿元大关、达到116.8亿元。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60%左右,均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连续2年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实开展工业项目攻坚年、招商引资突破年、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迎难而上、克难攻坚,敢于斗争、善于作为,有力稳住经济大盘,持续保持“稳中趋快、质效双升”的良好发展局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圆满实现“全年红”总要求。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经受住了多重风险考验,顶住了多种超预期压力,办成了一些大事要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濮阳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经济增长稳中趋快向好。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提速扩量增效。扎实开展“工业项目攻坚年”活动,坚持“项目为王”,全市31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81.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6.5%。坚持“企业至上”,减轻企业税费负担52.2亿元;将“万人助万企”活动与首席服务员制度融合推进,累计解决问题7325个,获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市。

创新濮阳建设取得质的突破。强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构建科创空间格局、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科技企业增长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强化科技项目谋划、加大科技资金及金融支持力度、引育科技人才、建设“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省实验室、省级中试基地、省级产业研究院均实现零突破。科创型小微企业“春笋行动”培育69家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60人,新授权发明专利177项。

换道领跑加快推进全面转型。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致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断向纵深推进。氢能“制、运、储、加、用”全产业链逐步健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氢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医疗仪器设备在我市实现产业化,自主研发的超声诊断机器人应用于全国870余家医院。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优势再造提升了门户枢纽地位。以加快建设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为核心,以重点构建高能级交通物流体系、能源储运交易体系、现代水网体系为路径,不断将我市区位特点转化为区位优势。濮阳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及环城高速网初步形成。文23二期、文24储气库开工建设,卫11、文13西储气库建成投运,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库容气量达到106亿立方米。

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高原”“高峰”。深化产城融合,统筹推动濮濮清同城化,与南乐、范县、台前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

全面统筹创造美好生活。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正逐渐变为现实。仅2022年,民生支出就高达23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8.3%。去年年初确定的10件25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开展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深层次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连续3年居全省第4位。深入开展“三零”平安创建,信访总量一直维持在全省最低水平。我市连续8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连续11年被表彰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省辖市”。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更凝聚着全市上下团结奋斗、拼搏苦干的心血汗水——

我们牢牢扭住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项目为王、企业至上,持续壮大经济实力,尤其是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持之以恒抓攻坚、坚定不移求突破,端牢了工业饭碗,增强了产业支撑,培植了重要财源,集聚了强大动能,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我们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新实干、奋勇争先,采取一系列关键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我们主动回应群众期盼,始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公共财力向民生倾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我们持续锤炼能力作风,聚焦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以能力作风建设和清廉濮阳建设推动观念破冰、工作破局、战略破题,守正创新、厚德自强、吃亏奉献、勇毅担当的新时代濮阳精神形成广泛共识、融入火热实践,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扬帆万里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十大战略”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决胜攻坚年,市委确立了经济增长7%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有利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但面对依然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这一目标并不轻松。

围绕完成这一目标,我市确定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提振市场信心,夯实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强力支撑;二是着力推动产业升级,筑牢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坚实根基;三是着力强化创新引领,激发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四是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厚植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五是着力加快乡村振兴,绘就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多彩画卷;六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七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

全市上下要在思想、行动、工作上高度统一,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围绕“1236”战略布局,以“六大转变”促进“六大转型”,保持干劲、持续发力,争先进位、提质提速,强化统筹、守牢底线,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实现“两个确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濮阳力量!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