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6月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到濮阳调研指导工作。他先后深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现场、范县张庄乡千安社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班家耕读小镇等地,深入了解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农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等,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谢伏瞻书记去调研的这些地方,工作亮点在何处?书记的嘱托和叮咛,为大家带来了什么?连日来,记者深入各地采访,为大家揭晓答案。本报自即日起,将陆续刊登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6月12日,尽管太阳不像前两天那样耀眼,但32摄氏度的温度,仍让人感受到了夏季的炎热。
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渠首段引黄穿堤闸工程处,10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汗水浸湿了大家的工作服。负责工程项目的河南省中原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标段项目经理张永伟信心百倍地说:“引黄穿堤闸工程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大堤回填,预计6月底大堤合龙,具备防汛条件。后续我们将进行设备机房等的施工,确保10月份具备通水条件。”
无独有偶,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沉沙池项目工地,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引黄一标项目部总工程师马彪发也满怀信心:“沉沙池于2015年5月开工,目前工程土方开挖完成了85%,砌石完成了90%,衬砌基本完工。我们现在每天有200余人施工,保证10月份工程实现正常通水。”
前几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现场调研,了解工程概况和施工进度,并鼓励有关人员加快施工进度,早日把项目建成。谢伏瞻书记的鼓励,激发了广大工作人员的干劲。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期间172个重点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是自濮阳向河北农业供水、地下水补源及白洋淀生态补水的战略工程,工程输水线路全长482公里,总投资42.4亿元。工程建成通水后,对缓解华北漏斗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状况、改善冀东南水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该工程是河南、河北两省互利双赢的民生工程,也是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
我市高度重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全市奋战在工程征迁及环境协调一线的工作人员达970人。为加快施工进度,自2015年12月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我市坚持边征迁边施工的方法,先后征用永久耕地9296亩、临时用地4824亩,房屋拆迁完成229户42748平方米。
因工程建设牵涉河南、河北两省,需要双方密切配合、协作共进。我市水利部门建立了早餐会制度、周例会制度、联合会商办公制度等,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公安部门组建巡防队伍24小时巡逻,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市直有关部门简化程序,开展优质服务。河北建设单位科学计划、周密调度,既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又保证工程质量安全。18个月来,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奋战在施工一线。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输水线路长84公里,投资22.7亿元,是我市建市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濮阳段工程每天有1500余人奋战在施工一线。
引黄入冀穿卫河倒虹吸工程,是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在河南省的最后一段。从这里,黄河水进入了河北省。该工程自2015年12月开始施工,2016年6月已完工。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好谢伏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征迁扫尾工作,继续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创造良好施工环境,一如既往地配合、支持河北方面,促进度、赶工期,努力实现10月份向白洋淀供水的战略目标。”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李相朝表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