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立足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转型升级持续前行、经济运行质效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地方工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113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2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2.4%,20个项目竣工投产,79个项目正在建设。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336.7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高出中央和省属企业31.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127.4%。
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80个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4%。华龙区与南京嘉远签订框架协议,规划建设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全面推进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制造转型发展。贝英数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华源纺织特种工装项目投产,众鑫羽绒实施了高档羽绒被服项目,迈出了由原料生产向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转变的新步伐。丰利石化丙烯联产芳烃等项目建成投产,蓝星化工丁二烯等项目开工建设,基础化工规模不断壮大。盛源能源六氢苯酐等项目试车生产,蔚林橡胶助剂技术改造、盛华德新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以沃森科技、惠城电子、迈奇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60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建设赢得省支持,拓展了化工产业发展新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109.16亿元,增长24.9%,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5.9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71%。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1.77亿元,同比增长30.1%,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1.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9.4%。生物基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东宝生物质热塑复合材料制品、龙都天仁聚乳酸树脂等项目建成投产。森源重工新能源环卫车辆、中原特车国内首台多功能纯电动抑尘车成功下线,华能濮阳50兆瓦风电场、天润100兆瓦风电场等项目加快推进。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31.8%,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服务业“两区”扎实推进,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7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税收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33%、25%。市商务中心区全面启动,中原天然气公司企业总部开工建设。大数据智慧产业园启动实施,北斗航天等3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确定入驻。华龙区特色商业区荣获我省十先进服务业“两区”。豫北物流园、上亿广场、五洲商贸、亿洲乐活
城市广场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建设。全市电商企业超过200家。濮阳特色电商产品体验馆启动建设。范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一公里电商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电商研究院。累计建成电商县级运营服务中心7个、乡级服务站30个、村级服务点1600余个,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网络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单拐革命旧址综合提升工程完工,国家金堤河湿地公园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龙湖水上文化旅游线路即将开通。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31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3亿元。金融服务业健康发展,郑州银行、信泰保险、中原农业保险等金融机构即将入驻濮阳。今年上半年,各项贷款余额574.09亿元,较年初新增30.74亿元,同比增长13.7%,居全省第5位。
农业效益不断提升。新增百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19个。濮阳汇源上邦肉羊等9个集群进入全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名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0家,其中省级以上31家、国家级以上1家。今年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9.9亿元、利润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12.5%。(记者 王振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