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今日头条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河南日报:濮阳脱贫攻坚砥砺前行

作者: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03 09:29:28   

p41_b.jpg

在濮阳市第一书记培训会上,300多名第一书记带来了扶贫第一线的辛劳和收获。僧少琴摄

p43_b.jpg

万名党员干部入村包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吴峰摄

p48_b.jpg

整村推进道路建设扶贫项目,解决偏远乡村出行难问题。王志浩摄

p47_b.jpg

台前县打渔陈镇樱桃产业扶贫基地的大樱桃熟了。王为峰摄

p45_b.jpg

农业专家在为贫困户传授种植技术。毕海滨摄

p46_b.jpg

汇源集团百万只肉羊养殖项目,是濮阳市引进的重点扶贫项目。毕海滨摄

p39_b.jpg

范县陈庄镇的万亩荷塘,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聚宝盆”。程瑞启摄

1横下一条心脱贫攻坚剑出鞘

5月25日,濮阳市召开全市第一书记培训会,300多名第一书记带来了扶贫第一线的辛劳和收获。濮阳市委书记何雄莅会,提出要求:“打造一支能够担当重任、不负重托的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市委副书记阮金泉则为大伙儿上了开班第一课。

市委主要领导的坚定态度,再次发出了强烈信号。

“我们一定要当好精准扶贫的开路先锋!”第一书记们纷纷表示。会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没回市里的家,却连夜赶回了帮扶的乡村。

初夏的濮阳,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近年来,濮阳的发展正如这美好的景致一样欣欣向荣。然而,作为革命老区、传统农区,又地处黄河流域,加上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是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濮阳的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截至去年年底,该市共有457个贫困村、19.1万贫困人口,所辖5个县中范县、台前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濮阳县为省级贫困县。

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第一民生工程”,无疑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濮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四大班子联席会议、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市党员干部联村包户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战略决策上来,把心劲和精力聚合到省委安排部署上来,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横下一条心,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确保到2019年全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市委书记何雄多次强调。

“十二五”以来,濮阳市已有28.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但脱贫攻坚任务面临更多难“啃”的“硬骨头”。该市科学制定了“十三五”脱贫计划,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脱贫目标分解到各县区,各县区层层落实任务,逐级将脱贫任务分解到乡到村到户,扎实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市县乡村分别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绘制指挥组织构架图、精准脱贫任务图,实行“挂图作战”,转、扶、搬、保、救、教“六路并进”,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切实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强化主体责任,强化督导,该市精准扶贫工作督导组、“一创双优”督导组、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开展联合督导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落地有声。

立下愚公移山志,实现全面小康梦。濮阳广大干部群众正以前所未有的坚强意志,向“贫困”宣战。全市上下协调联动的格局初步形成,合力攻坚的成效初步显现。

2签下“军令状”万名党员入村来

贫穷,曾经是范县碱高村的代名词,村民有“三难”:吃水难、出行难、看病难。

碱高村第一书记王留强驻村两年来,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理思路、跑资金、找项目,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如今的碱高村,新修了道路、生产路和生产灌溉渠,新建了40多座温室大棚,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本来我的第一书记任期已经结束了,组织部门的考核都是优秀,但考虑到我协调的项目还没有最后落地生根,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承诺还没有兑现,就主动向党组织提出继续担任碱高村第一书记。”王留强激动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濮阳市努力构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帮扶基层、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从市、县(区)直单位选派了1000多名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开拓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做到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及全体党员严格落实四项基础制度,切实履行好党建责任,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凝心聚力谋发展。

然而,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仅靠驻村第一书记“单打独斗”绝不可能。今年4月,濮阳市以“双联四推六覆盖”活动为载体,组织万名党员干部入村包户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各级党组织联系贫困村,党员干部分包贫困户,签订“军令状”,“不破楼兰终不还”。

“双联”即单位联村、党员联户,“四推”即推进村级班子建设、推进精准识别、推进精准帮扶、推进精准脱贫,“六覆盖”即单位联村全覆盖、党员联户全覆盖、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精准识别全覆盖、精准帮扶全覆盖、精准脱贫全覆盖。

精准扶贫先要找“真贫”。帮扶党员干部、第一书记挨家挨户找,挨家挨户查,实行看房、看粮、看劳动能力强不强、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看”工作法,把贫困户真正识别出来,把非贫困户识别出去,做到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底数清”之后,再对贫困户分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做到精确化、规范化、动态化管理。

各村村情千差万别,阻碍发展的问题也各有差异,帮扶单位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瞄准制约脱贫致富的“瓶颈”,一村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帮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帮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把脱贫攻坚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将每月5日定为“党员主题扶贫日”,由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队,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帮扶村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亮身份、抓识别、寻路子、找项目、联爱心人士、联专家人才、解难题、搞服务,营造出“党员干部帮、群众主动干”的浓厚氛围,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中打赢脱贫攻坚战。

3治本靠发展 滩区也是“聚宝盆”

初夏满眼绿,樱桃别样红。连日来,台前县打渔陈镇千亩樱桃产业扶贫基地热闹非凡。晶莹剔透的大红樱桃挂满枝头,数百名农民忙着采摘,欢声笑语不断。

台前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打渔陈镇又处黄河滩区,生产生活条件尤其落后。然而,红彤彤的大樱桃让老百姓的日子红火起来。在县里支持下,该镇规划建设了樱桃种植产业扶贫基地,从山东引进的优质大红樱桃品种去年起开始相继挂果,产品远销北京、福建、浙江、东北等地大型超市,亩均收入3万元以上。

摘掉“贫困帽”,产业扶贫是根本。打赢脱贫攻坚战,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正如濮阳市委书记何雄所言,要充分利用贫困乡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旅游等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激发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沿黄河大堤来到濮阳县梨园乡汇源集团百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只见一座座巨型自动喷灌机伸出300多米长的“手臂”,滋润着茁壮生长的牧草;一声吆喝,羊群便如白色波浪一般向前推移。

“以前,我们滩区农民靠天吃饭。如今,政府帮我们脱贫致富,引来这么有实力的企业,滩区老百姓的日子有盼头了。”村民在接受采访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汇源集团百万只肉羊养殖、屠宰加工项目,是濮阳市引进的重点扶贫项目,投资总规模22亿元,将推动和实现滩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再造,为滩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在范县陈庄镇,万亩荷塘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聚宝盆”。

陈庄镇地处黄河背河洼地,属黄河半滩区乡镇。镇党委因地制宜,通过土地流转、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种植大户发展莲藕产业,陆续发展荷塘3.8万亩。同时,积极推广莲鳅共养、藕蟹混养发展模式,带领农民逐步走上致富路。

据陈庄镇黄河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该镇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莲鳅生态共作基地,“我们养殖的‘黄河金鳅’品质好、生长快,全部出口到韩国、日本;种植的莲藕品种是从湖北、江西引进的太空籽莲,口感非常好,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莲藕产品认证。”

今年,濮阳市、县财政拟筹资2亿多元,实施“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等,帮助贫困村建立“精准扶贫就业点”、电商服务中心、服务站,为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担保、保险等,使贫困村、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脱贫致富,让贫困群众脱贫路上无风险。

4多措齐发力 扶贫用上“大数据”

身处信息时代,脱贫攻坚也搭上了信息快车。

今年3月,濮阳市智慧扶贫精准脱贫综合运营系统上线运行,走在了全国前列。濮阳市市长赵瑞东表示,此举标志着濮阳扶贫模式进一步创新,也标志着濮阳扶贫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智慧扶贫精准脱贫综合运营系统是濮阳市委托中国移动在线公司设计开发的,它依托“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扶贫对象精准管理、精准分析、精准服务,具有贫困户档案库、社会公益救助、生活和就业帮扶、大众筹资扶贫、贫困户现货销售、扶贫工作督察督办六大核心功能,带动全社会民众参与、关注、支持精准扶贫,为贫困群众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脱贫平台。

为全面推动智慧扶贫的开展,濮阳市要求各单位为驻村第一书记配备手提电脑和打印机。很多贫困户文化程度不高,不会上网或者不会使用手机,驻村第一书记就帮助他们发布求助信息,把情况真实反映到信息平台上,寻求爱心企业或爱心人士的帮扶。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濮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才是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

5月10日,濮阳市首期精准扶贫就业技能培训班开班。针对首期培训班学员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技能培训内容涉及家政服务、种植养殖、花卉园艺等,培训期间食宿、用品全部免费。

据濮阳市扶贫办主任李金明介绍,该市将陆续投入专项资金1亿元,选择设施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培训学校作为指定机构,在1年时间内完成对全市有培训意愿的1.5万贫困人口的培训工作,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全家脱贫”的目标。

濮阳市还争取中央、省“全面改薄”资金4.6亿元,加强贫困区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求市、县城区所有学校敞开接收流动人口子女,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子女更好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而正在紧密推进的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将使饱受水患威胁的滩区居民挪出穷窝。

最近,范县陈庄镇东宋楼村青年宋帅的“幸福感”十足。他常年在外打工,春节前返乡娶了个漂亮媳妇,还把新家安在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点——荷香花园。

我省在去年启动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范县陈庄镇、张庄乡被纳入第一批迁建试点,共涉及8个行政村、2051户、6944人。东宋楼村就在其中。

记者在荷香花园看到,这里除了1000多套崭新的住宅之外,还配套建设了服务中心、礼堂、超市、小学、幼儿园、农具存放点等。搬迁采取政府补贴大头、群众拿小头的方法,滩区搬迁群众花不了多少钱,就拥有了新的家园,开启了新的生活。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决战脱贫攻坚,濮阳砥砺前行!(记者 王映 通讯员 韩惊涛)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