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4月10日晚,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报告会在开发区二楼会议室召开,市委书记何雄作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专题报告,把脉全市“三农”工作,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抓住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在加快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上下功夫,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实现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和全面小康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报告共分八个部分:一、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我市“三农”工作的现状;二、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三、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四、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五、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六、关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七、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八、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在“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我市‘三农’工作的现状”部分,何雄指出,“三农”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近年来,濮阳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重大产业支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特别是“三农”工作为全市发展起到了“压舱底”作用,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加快,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三农”工作仍是我市发展的突出短板,对经济社会的关键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我市“三农”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差距,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抢抓有利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部分,何雄表示,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他指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选择。面对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在“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分,何雄强调,要吃透《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精神,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抓好农村集体产权重构工作。一是农用地产权重构,要严格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保持农用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稳定,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承包期内“生不增、死不减,入不增、出不减”,探索市场化退出机制。二是宅基地产权重构,做好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做好住房财产权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划断农户成员权,审慎拓展使用权。三是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重构,应着力于占有权能、使用权能、收益权能、处分权能四方面。四是非土地经营性资产重构,要进一步规范集体所有权权能,拓展集体成员股份权能。就我市来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快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步伐,加快建立市县乡产权交易平台,积极探索“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完善承包地、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在“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部分,何雄要求,要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发展农民合作社3516家,辐射带动农民30万户;发展产业化集群16个、龙头企业565家;发展家庭农场126个,经营土地3万亩以上。下一步,我们要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发展布局,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土地流转规范性,培育各种新型农业主体。
在“关于农业供给侧改革”部分,何雄强调,要弄清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大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产品的供给更加有利于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抓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要解放思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要正确理解、灵活掌握土地政策,注重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在特色上做文章。要利用好黄河滩区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业,利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努力打造“生态走廊”。
在“关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部分,何雄表示,要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农商行改制和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加强与金融机构协作,加快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健全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农业农村补贴政策,支持建立财政、金融、担保、保险“四位一体”支农体系,积极创新农业农村投入思路方法。要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发挥最大效益。
在“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部分,何雄指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到落户转市民沉淀一批,常住均服务稳定一批,就近促转移消化一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要通过扶贫迁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加快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乡村建设规划先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整合资金。
在“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部分,何雄要求,要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完善乡镇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乡镇行政运行机制。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基层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建设方面下功夫,探索实行“政经分开”治理机制。
市长赵瑞东主持会议并指出,中央、省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作为关系全局的重中之重来抓,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多次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出台新政策,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农业农村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他表示,此次会议是对我市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次重要培训,是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报告精神,认真组织学习,尽快传达到位,进一步形成做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共识,凝聚强大合力,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把抓好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同推动“三农”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严格督导督查,确保取得实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创新,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果,为促进濮阳科学发展、赶超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领导阮金泉、李刚、余广庆、刘汉征、管永国、吴新普、刘国相,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马宜品、管委会主任宋伯迅出席会议。(记者 王振巍 张同乐)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