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记者自日前召开的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要实现100个以上的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完成5.6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其中转移就业脱贫22217人、扶持发展脱贫23966人、教育扶贫4023人、大病救助1620人、低保兜底4274人。
我市将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实施“转、扶、搬、保、救、教”六路并进,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转移就业脱贫。各县区要加大统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的力度,依托现有的50所乡级精准扶贫培训学校、168个村级教学点,加大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支持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定向式、菜单式培训,实现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轮训一遍的目标。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支持力度,重点在管理经验、金融贷款等方面给予帮助。要有序引导贫困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扶持发展脱贫。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点建设力度,再建设100个产业扶贫就业点,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有计划、分批次对已投产就业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巩固提升已有成果,让就业点真正成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平台。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种植、畜牧规模养殖等引导贫困农民就业,大力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带动5000户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推进电商扶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电商企业到贫困地区布点,确保2017年脱贫的贫困村每个村至少有1个电商服务点。争取台前县10万头大型养驴基地等电商扶贫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发挥扶贫效益。加大濮范台光伏扶贫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通过资产收益让贫困户增加收入。积极开展构树扶贫试点,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今年将在台前县先期种植构树500亩。加大金融保险力度,落实好普惠金融政策,与蚂蚁金服“千县万亿”行动计划搞好对接,发挥好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作用,为贫困群众发展增收产业提供担保贷款,农业保险重点要逐步从农作物保险向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上转变,切实做到“脱贫路上零风险”。动计划搞好对接,发挥好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作用,为贫困群众发展增收产业提供担保贷款,农业保险重点要逐步从农作物保险向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上转变,切实做到“脱贫路上零风险”。
滩区迁建脱贫。加快完善第一批试点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全面完成群众搬迁和拆旧工作,组织实施原村庄复耕。同时,按照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强化职业培训,开展劳务输出,发展特色产业,想方设法为搬迁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保障其有稳定收入。第二批试点要严格按照省迁建工作推进方案要求,实施台账管理,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安置区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达到入住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要满足群众需求。要扎实做好台前县吴坝镇迁建试点分散安置群众搬迁和拆旧工作。
低保兜底。加强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实现“两线合一”。加大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力度,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等手段脱贫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要求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实施救助脱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工作力度,帮助因病、因灾、因残等因素致贫或返贫的贫困户渡过难关。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推动贫困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贫困人口大病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加强医疗保险扶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向贫困人口倾斜,完善大病补充保险制度,让贫困群众在大病救助和意外伤害保险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保障。同时,要提高对低保家庭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的救助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
教育扶贫。要实现贫困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保障和资助政策全覆盖,对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按规定标准给予资助,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对贫困家庭子女的覆盖面,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实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开展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全面落实贫困地区教师生活补贴政策,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记者 王振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