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同题新闻大赛:武模戈哭了,武模戈笑了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0-19 06:03:26   

10月15日,入夜的黄河岸边安详而静谧。走入台前县马楼镇后韩胡同村,星星点点的路灯在秋夜里散发着温馨的光。村小学南的文化广场上,抱着小孩荡秋千的、坐在连椅上说笑的、伴着音乐跳广场舞的,热闹异常,让人仿佛置身于城市的某个广场。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驻后韩胡同村第一书记武模戈坐在广场边的篮球架下,看着这情景,禁不住露出了笑容。从文化广场正式启用以来,这里已成为村民“夜生活”的乐土。

之所以要在村里建文化广场,得从另一件事情说起。2013年年底,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选派武模戈到后韩胡同村任第一书记,在院党委强有力的支持下,他为村里办了不少好事。有一次,他看到村里的电影放映员为村民放电影,但来看电影的人却稀稀拉拉,还没等到电影结束,除了电影放映员和他自己外,还剩下五六个老年人。

回到住处,回想起电影结束时的那一幕,武模戈禁不住留下了泪水。他

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为了看一场电影,乡亲们携老带小,穿越好几个村子也乐此不疲。“将小时候看电影的场景和现在的场景一对比,内心有一种凄凉之感。”

武模戈对此进行了反思:电影为啥不受大部分村民欢迎呢?是电影下乡的政策不好,还是所选的电影不好呢?他开始在村里走访。村民告诉他,家里的电视比大屏幕上的电影清晰,还能随便切换频道。村民的话给了武模戈启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对文化的需求也不一样,村里为什么不能为村民提供一个文化活动场所,让他们各取所需呢!他通过征求村民的建议,并和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商量,最终决定为村里建一座文化广场。通过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后韩胡同村争取到了专项建设资金,文化广场于今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广场投入使用后,很快就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好去处。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小孩子们快乐地嬉闹着,村民的日子变得多彩了许多。

“看来,不是村民不需要精神文化生活,而是我们没能搞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精神文化生活。”武模戈说,农村的百姓不仅需要物质扶贫,更需要精神扶贫,从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真正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体现精准之内涵。(记者 袁冰洁)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