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记者在台前县后方乡见到了正在北京物资学院上大二的贫困大学生李某,她说:“今年我又得到了孟大爷给我的2000元救助金,这是第二次了。孟大爷每年资助我2000元,直到我大学毕业,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毕业了找个工作,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辜负孟大爷的期望。”
李某家庭贫困,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带着弟弟在外打零工,生病的奶奶在家无人照顾。去年,李某参加高考并被北京物资学院录取,但家庭贫困拿不起学费,大学还咋上啊!无奈之下,李某的母亲到县慈善总会找到了全县有名的好人孟昭旭。孟昭旭听到求助后很犯难,因为县慈善总会救助大学生项目已无法实施,但无论如何,也决不能让孩子上不了学!于是他决定资助李某。可是在当时,孟昭旭正资助着一个贫困大学生,还有最后一年学生就毕业。凭一人之力,同时资助两个学生,难度可想而知。“一个大学生培养出来,就能使一个贫困家庭脱贫,我自己过得紧点,也要资助贫困孩子上大学。”就这样,孟昭旭艰难地挑起了资助两个学生的重任。
截至目前,孟昭旭一共救助了6个贫困家庭的7个大学生。他说:“国家计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务之急。而智力扶贫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国家提倡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一个贫困家庭还不如帮助这个家庭中的孩子上大学,孩子大学毕业一就业,这个家庭也就脱贫了。”
这都是孟昭旭亲身实践体会到的。这些年来,他救助的6个贫困家庭的7个大学生,已经有6人大学毕业,4个家庭摆脱了贫困。孟昭旭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智力扶贫好啊!这个方法很管用,很有效。救助贫困家庭一个大学生,4年毕业后他(她)就能照顾家,使这个家庭摆脱贫困。这就是智力扶贫。如果我们多发动一些爱心人士,精准救助大学生到人到户,很可能在三四年内就能使贫困户脱贫。”(记者 李铂冰 通讯员 王为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