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很不起眼的厂房内,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服装配件、面具、头饰等,两排缝纫机“哒哒哒”地响个不停,工人们在忙着加工产品。这是记者8月24日在台前县打渔陈镇后柴村的振宇羽毛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宇公司”)精准扶贫就业基地看到的场景。
后柴村村民柴荣是振宇公司的一名工人,她正忙着给面具穿绳。“我干的这个活儿比较轻松,来去自由,每月能挣1500元,很不错啦。”柴荣说,“以前在外地打工,干啥都不方便,这个设在家门口的厂子,让我既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赚钱补贴家用,真是一举两得!”
像柴荣这样每天在厂子里干活的留守妇女,在振宇公司一共有60余名,她们来自周边的10余个村庄,年龄最大的已75岁。工资计件发放,少的每月能领1000余元,多的每月能领2000余元。
除了这些在厂子里上班的人员,振宇公司还有近200名员工在自己家里干活儿,她们分布在台前县的打渔陈镇、夹河乡、吴坝镇和范县的高码头镇、杨集乡等乡镇的40余个村,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贫困家庭。据振宇公司的负责人柴丽芳介绍,公司的产品几乎都是手工制品,技术门槛不高,最适合留守在家的妇女操作,年龄大一点甚至身体有残疾的女性都可以干。“想来我们这里工作的,只要免费进行半天培训就可以了,这些工作简单易学,在家也能干。农村妇女又要照顾家庭又要种地,把产品拿回家做,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她们。”
振宇公司是一家不大的公司,生产的产品也都是一些小物件,但经过10年的打拼,柴丽芳和家人将这些小物件远销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目前,公司的产品种类有2000余种,因产品款式新颖、质量好、信誉高,柴丽芳常年都是按照订单进行生产,目前生产的已是明年的订单产品。
产品不愁销路,就能有效保障工厂的生产量,工人的工资也就有保障。据统计,近3年来,柴丽芳每年为工人发放的工资数额都在不断上涨,仅今年上半年,她就为200余名工人发放工资50余万元。
6月份,台前县依托羽绒及服饰加工、汽车零部件、相框、扎花等劳动密集产业,在全县建立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向“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目标迈进,振宇公司被列入就业基地建设。目前,振宇公司占地4.5亩、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室内安装了空调、电扇、地暖等,在扩展生产空间的同时,还为工人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我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好手中的事儿,接更多的订单,带领更多的姐妹一起发家致富。”说起未来的打算,柴丽芳这样表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