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樊霞
2016年我省经济亮点不断:河南自贸区获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让河南成为全国“双创”新高地。亮点背后,深化改革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改革,从来都是为了破除体制机制桎梏,抓难点抓痛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过去的5年里,按照中央的部署,我省积极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营改增”和资源税改革全面铺开,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深入进行,简政放权、价格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加大……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在改革的推动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改革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尤其是今年以来我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了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机制、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基础性改革,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
改革要啃的都是“硬骨头”,等不得、慢不得。在全省多领域的改革中,国企改革、治理大气污染、脱贫攻坚成为“三大战役”。截至目前,我省完成了脱贫攻坚河南路径的“顶层设计”,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省委、省政府果断推动煤炭、钢铁等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率先改革,持续加快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内部改革、国有资产监管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关键环节改革,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35个市(县)和单位向省政府递交《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责任书》,河南发布7个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全面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改革措施精准,落实掷地有声。去产能,今年我省宣布首批关闭退出89座煤矿,预计化解产能2215万吨;要蓝天,100名干部因大气污染防治不力被问责。果敢的改革魄力激发了活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省今年上半年GDP增速8.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最新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省“三降一去一补”今年7、8两个月连续显现成效,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在逐渐释放红利。
专家点评
对改革的前景充满信心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
当下河南改革的举措数量之多、力度之大、任务之重,的确前所未有。这是令人欣慰和感奋的。回顾过往的改革历程,我们有过“抓大放小”受挫后的国企改革多年停滞不前,有过改革需涉险滩闯激流时的望而却步,有过应对生态恶化大气污染时的犹豫彷徨。好在,今日之河南,以改革促发展促崛起已成为广泛共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改革攻坚的集结号已经吹响,阻碍改革的桎梏正在被一一打破,改革引发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释放和显现,人们有理由对改革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新闻热点